跟腱断裂人是不是废了
跟腱断裂后并非意味着人废了,通过及时规范治疗及康复训练多数患者可恢复较好功能。治疗有非手术和手术方式,康复训练分早期、中期、后期,且预后受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影响,年轻人、常运动者预后相对较好,有基础病史者需密切控制基础病并调整康复方案,经正确治疗康复大多能回归正常生活运动。
一、跟腱断裂的治疗方式
1.非手术治疗:对于一些不完全跟腱断裂等情况,可采用石膏固定等保守治疗方法,将患侧肢体固定在适当位置,让跟腱有机会自行愈合。但非手术治疗需要严格遵循医生制定的固定和康复方案,且恢复时间可能相对较长,不过对于部分患者也是可行的选择。
2.手术治疗:大多数跟腱断裂会选择手术治疗,通过手术将断裂的跟腱重新修复连接。手术能够更精准地对跟腱进行修复,为后续的良好恢复创造条件。手术后需要进行精心的护理和康复训练来促进跟腱功能的恢复。
二、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及过程
1.早期康复(术后1-6周):术后早期主要是进行一些简单的关节活动度训练等,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等情况。比如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踝关节的小范围屈伸活动等,但要避免过度活动影响跟腱愈合。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患者在早期康复训练时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适度调整,例如年轻且平时运动量大的患者可能需要在专业康复师指导下更积极地进行基础的关节活动训练,但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则要更加谨慎,防止因训练不当加重基础疾病或影响跟腱恢复。
2.中期康复(术后6-12周):随着跟腱逐渐愈合,可逐步增加康复训练的强度,进行跟腱力量的渐进性训练等。例如开始进行一些轻负荷的踝关节抗阻训练等,但要注意训练的节奏和强度,避免对跟腱造成过度压力。不同性别在康复训练中的表现可能因身体生理差异有一定不同,但都要遵循康复的基本规律。生活方式不同的患者,如长期久坐的患者可能在力量恢复上相对较慢,需要更有耐心地进行针对性训练来提升跟腱及相关肌肉的力量。
3.后期康复(术后12周以上):后期主要是进行全面的功能恢复训练,包括平衡能力、本体感觉训练以及逐步恢复到受伤前的运动水平等训练。例如进行单腿站立平衡训练等,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行走、跑步等功能。对于有既往病史的患者,在后期康复中要密切关注身体对康复训练的反应,如有不适及时调整康复方案。
三、影响预后的因素
1.年龄因素:年轻人身体修复能力相对较强,在跟腱断裂后如果能及时接受正规治疗并积极配合康复训练,通常预后相对较好;而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跟腱愈合能力和康复能力相对较弱,预后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但通过科学合理的康复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功能。
2.生活方式因素:平时经常运动、身体素质较好的患者在跟腱断裂后经过规范治疗和康复训练,恢复运动功能的可能性相对较大;而长期缺乏运动、身体素质较差的患者恢复可能相对缓慢一些。但即使是生活方式不太理想的患者,通过科学的康复训练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生活和运动功能。
3.病史因素:如果患者本身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会影响跟腱的愈合和康复进程,因为糖尿病可能会导致血管、神经等出现病变,进而影响跟腱修复所需的营养供应和神经传导等。所以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在跟腱断裂后需要更加密切地控制基础疾病,同时在康复过程中要加强监测和调整康复方案以促进跟腱恢复。
总体而言,跟腱断裂后通过正确的治疗和康复,患者大多能够恢复较好的功能,重新回归正常的生活和运动,所以不能认为跟腱断裂就意味着人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