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发烧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6个月-5岁儿童多发,典型表现为全身性发作等,紧急处理要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受伤、监测生命体征,后续需及时就医查因及治疗,预防要控制体温、增强体质、治疗原发病,特殊人群如婴幼儿、年长儿等有不同注意事项,有既往惊厥史儿童家庭要常备体温计并定期复诊。
一、小孩发烧惊厥的定义
小孩发烧惊厥是指儿童在发热状态下出现的惊厥发作,是儿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多发生于6个月~5岁的儿童,其发生机制可能与儿童大脑发育尚未成熟,发热时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有关。
二、小孩发烧惊厥的表现
(一)典型表现
1.全身性发作: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双眼上翻或凝视、斜视,牙关紧闭,面部或四肢肌肉呈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持续时间数秒至数分钟不等。
2.发作后表现:发作停止后,患儿可能会有短暂的嗜睡,精神状态逐渐恢复。
(二)不同年龄表现差异
1.婴幼儿:可能抽搐表现不典型,如仅表现为眼球偏斜、眨眼、面部小肌群抽动等,容易被忽视。
2.年长儿:抽搐多为全身性发作,表现相对典型。
三、小孩发烧惊厥的紧急处理
(一)保持呼吸道通畅
将患儿平卧,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腔内分泌物,防止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
(二)防止受伤
在患儿抽搐时,不要强行按压肢体,可在其周围放置柔软物品,避免碰撞受伤。
(三)监测生命体征
密切观察患儿的呼吸、心率、面色等生命体征变化。
四、小孩发烧惊厥的后续处理
(一)及时就医
即使惊厥停止,也应尽快带患儿到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脑电图等,以明确惊厥的原因,排除颅内感染等严重疾病。
(二)查找发热原因
针对引起发热的病因进行治疗,如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需使用抗生素等。
五、小孩发烧惊厥的预防
(一)控制体温
当儿童有发热倾向时,应积极采取措施控制体温,如体温超过38.5℃时,可根据儿童年龄等情况选择合适的物理降温方法(如温水擦浴)或药物降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合适药物)。对于有高热惊厥史的儿童,在发热初期就应积极降温。
(二)增强体质
让儿童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当运动,以增强体质,减少感染性疾病的发生,从而降低发热惊厥的发生风险。
(三)及时治疗原发病
对于有基础疾病容易引起发热的儿童,如先天性心脏病等,应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控制病情发展,减少因基础疾病导致发热进而引发惊厥的可能。
六、特殊人群(儿童)在发烧惊厥时的注意事项
(一)年龄因素
1.婴幼儿:由于其气道较窄,在惊厥时更易发生窒息,所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尤为重要,且在处理过程中动作要轻柔,避免因操作不当对婴幼儿造成额外损伤。
2.年长儿:虽然抽搐表现相对典型,但也需要密切观察其精神状态等变化,因为年长儿对疾病的表述可能相对更准确,可及时反馈自身不适。
(二)性别因素
一般来说,性别对发烧惊厥的直接影响不大,但在护理过程中要根据儿童个体情况进行细致照料,无论男女,都要关注其体温变化、抽搐后的精神恢复等情况。
(三)生活方式因素
有不良生活方式的儿童,如挑食导致营养不均衡、缺乏运动等,更容易出现发热等情况,进而增加发烧惊厥的风险。所以要引导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睡眠、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
(四)病史因素
对于有既往发烧惊厥史的儿童,家庭中应常备体温计等监测体温的工具,在儿童出现发热时能及时发现并采取降温等措施,同时要按照医生要求定期带儿童复诊,评估病情变化,调整预防和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