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的孩子在学龄前期都有哪些表现
多动症孩子的常见表现,包括活动过度(小动作多、难以安静玩耍、到处奔跑喧闹)、注意力不集中(易分散、不能持久专注、不听指令)、冲动行为(抢答插话、缺乏耐心等待、情绪易冲动)、学习困难(认知能力发展慢、书写困难、记忆力差)、社交问题(难以与同伴合作、容易发生冲突、不受同伴欢迎),同时温馨提示每个孩子情况不同,上述表现并非每个多动症孩子都会全部出现,正常孩子有时也可能有类似表现,若孩子有多项表现且持续时间长、严重影响生活学习,建议及时就医,家长要给予孩子关爱和耐心,避免过度批评指责。
一、活动过度
1.小动作多:多动症的孩子在学龄前期通常手脚小动作明显比正常孩子多,比如在座位上扭来扭去,难以安静地坐着,经常会用手去触摸周围的物品,像是在课堂上会不停摆弄文具、抠桌子等。
2.难以安静玩耍:他们很难安静地进行一些需要耐心和专注力的活动,如拼图、搭积木等。往往玩一会儿就会去做其他事情,不能长时间专注于一项游戏。
3.到处奔跑喧闹:在室内外环境中,孩子常常表现得过于活跃,喜欢到处奔跑、大声喊叫,难以遵守安静的规则,比如在商场、超市等场所,会不顾周围环境乱跑乱闹。
二、注意力不集中
1.易分散:孩子注意力很容易被周围的环境干扰,例如在听故事、看绘本时,稍微有一点声音或动静就会转移注意力,不再关注正在进行的活动。
2.不能持久专注:对于需要集中注意力完成的任务,他们坚持的时间很短。比如画画,可能画几笔就不想画了,不能从头到尾完成一幅作品。
3.不听指令:常常对大人的指令充耳不闻,并非故意违抗,而是因为注意力不集中没有听到或理解指令,比如家长让孩子收拾玩具,孩子可能没有反应。
三、冲动行为
1.抢答插话:在和他人交流或集体活动中,孩子常常不等别人把话说完就抢答问题,或者在别人交谈时随意插话,打断别人的讲话。
2.缺乏耐心等待:在需要排队等待的场合,如排队玩滑梯、等待结账等,多动症的孩子往往缺乏耐心,不能安静等待,会表现出着急、推搡前面的人等行为。
3.情绪易冲动: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因为一点小事就发脾气、哭闹,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例如想要某个玩具没有得到满足,就会立刻大哭大闹。
四、学习困难
1.认知能力发展慢:在学习一些新知识和技能时,如认识数字、字母、颜色等,比同龄孩子接受和掌握的速度要慢,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反复的教导才能学会。
2.书写困难:在尝试书写简单的数字或字母时,可能会出现笔画不规范、顺序颠倒等问题,比如把“b”写成“d”,把数字“6”写成“9”。
3.记忆力差:对于学过的内容,如儿歌、古诗等,记忆效果不佳,容易遗忘,可能今天学会了,明天就记不起来了。
五、社交问题
1.难以与同伴合作:在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游戏时,多动症的孩子往往不懂得如何与同伴合作,可能会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导致游戏无法顺利进行。
2.容易发生冲突:由于冲动行为和情绪控制能力差,孩子在与同伴交往中容易发生冲突,可能会因为争抢玩具、口角等问题与其他小朋友打架、闹矛盾。
3.不受同伴欢迎:因为上述这些表现,孩子可能不太受其他小朋友的欢迎,容易被孤立,在集体活动中难以融入群体。
温馨提示:每个孩子的情况都有所不同,以上表现并不是每个多动症孩子都会全部出现,而且正常孩子在某些时候也可能会有类似的表现。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上述多项表现且持续时间较长、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学习,建议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的儿科或儿童精神心理科就诊,由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和诊断。同时,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和耐心,避免过度批评指责孩子,以免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