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胰腺炎的症状表现
慢性胰腺炎的症状多样,典型症状包括约60%90%患者出现的上腹部可放射至背部的腹痛,常因饮酒等诱发,还会导致食欲减退和体重下降;因胰腺外分泌功能受损出现腹泻、脂肪泻及营养不良等;因内分泌功能受损约30%50%患者出现糖尿病;患者还会因消化吸收障碍而消瘦。伴随症状有胰头肿大压迫胆总管导致的黄疸,腹痛发作时的恶心、呕吐,少数患者腹部可触及包块。特殊人群表现及注意事项方面,老年人症状不典型且基础病多,治疗用药需谨慎;儿童少见但影响发育,治疗考虑药物影响并优先非药物治疗;孕妇诊断困难,治疗兼顾胎儿且注重营养支持;有不良生活方式人群为高危人群,治疗需改变生活方式;有相关病史人群风险高,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并积极治疗原发病。
一、典型症状
1.腹痛:是慢性胰腺炎最主要的症状,约60%90%的患者会出现。疼痛多位于上腹部,可向背部放射,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钝痛、钻痛或绞痛,疼痛程度不一。疼痛常因饮酒、饱食、高脂肪餐或劳累而诱发。疼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因人而异,有的患者疼痛频繁发作,有的则间歇性发作。长期的腹痛可能导致患者食欲减退,影响营养摄入,进而出现体重下降等情况。
2.腹泻:由于胰腺外分泌功能受损,胰脂肪酶等消化酶分泌减少,脂肪消化吸收障碍,患者可出现腹泻,粪便量多、色淡、有油脂状或泡沫样,有恶臭,严重时可出现脂肪泻。一般每天排便次数可达35次,甚至更多。长期腹泻会导致患者营养物质丢失,引起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等问题。
3.消瘦:一方面是因为腹痛影响进食,另一方面是消化吸收功能障碍,身体无法充分吸收营养物质,导致体重逐渐下降。患者可出现乏力、体力不支等表现,生活质量受到明显影响。
4.糖尿病:胰腺内分泌功能受损,胰岛细胞被破坏,胰岛素分泌减少,可导致血糖升高,出现糖尿病症状,如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约30%50%的慢性胰腺炎患者会发生糖尿病,且这种糖尿病较难控制,容易出现并发症。
二、伴随症状
1.黄疸:当慢性胰腺炎导致胰头肿大压迫胆总管时,可引起胆汁排泄受阻,出现黄疸。患者表现为皮肤和巩膜黄染、尿色加深、大便颜色变浅等。黄疸的程度与胆总管受压的程度有关。
2.恶心、呕吐:腹痛发作时,常伴有恶心、呕吐症状,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这可能是由于胃肠道受到刺激或神经反射引起的。
3.腹部包块:少数患者可在腹部触及包块,可能是胰腺假性囊肿或胰腺组织纤维化形成的肿块。包块质地较硬,活动度差。
三、特殊人群表现及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对疼痛的敏感性可能降低,腹痛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视。且老年人身体机能较差,合并其他基础疾病的可能性较大,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在诊断和治疗慢性胰腺炎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治疗过程中,用药要谨慎,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
2.儿童:儿童慢性胰腺炎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症状可能不典型,且可能影响生长发育。儿童腹痛可能表述不清,家长需要密切观察孩子的行为和饮食情况。治疗时要充分考虑药物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优先选择非药物治疗方法,如调整饮食结构等。
3.孕妇:孕妇患慢性胰腺炎时,腹痛可能会与孕期的一些正常生理现象混淆,诊断较为困难。治疗时需要考虑药物对胎儿的影响,避免使用可能导致胎儿畸形或其他不良影响的药物。同时,孕妇的营养需求较高,在消化吸收功能受损的情况下,需要特别注意营养支持,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
4.有不良生活方式人群:长期大量饮酒、吸烟、高脂饮食的人群是慢性胰腺炎的高危人群。这些人群在出现上述症状时应高度警惕慢性胰腺炎的可能。在治疗过程中,必须严格戒酒、戒烟,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以促进病情的恢复和预防复发。
5.有相关病史人群:有胆道疾病史、胰腺外伤史或家族性胰腺炎病史的人群,发生慢性胰腺炎的风险较高。这类人群如果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同时,对于有胆道疾病的患者,应积极治疗胆道疾病,以减少对胰腺的刺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