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精神疾病症状有哪些

来源:民福康

更年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大幅波动,会出现一系列精神疾病症状。情绪症状表现为抑郁、焦虑、易怒,可能影响身心健康及家庭社会关系,有慢性病史的患者症状可能更严重;认知症状有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有脑部疾病家族史和从事高强度脑力劳动的人群更易出现;睡眠障碍包括入睡困难和易醒多梦,有睡眠相关病史及生活不规律者症状会加重。特殊人群方面,有慢性病史的要关注症状对基础疾病的影响并调整治疗方案;有精神病史或家族遗传史的是高危人群,需及时就医评估干预并定期复诊;生活方式不健康的要改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以缓解症状。

一、情绪症状

1.抑郁:更年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大幅波动,神经递质分泌受影响,大脑中血清素等调节情绪的神经递质水平下降,容易出现兴趣缺乏、情绪低落的症状。很多更年期女性不再热衷于以前喜欢的社交活动、兴趣爱好,整日唉声叹气。长期抑郁情绪可能引发身体免疫力下降,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有研究表明,有相关慢性病史如甲状腺疾病、糖尿病的患者在更年期患抑郁症的概率更高。

2.焦虑:体内激素变化使神经系统的稳定性变差,交感神经容易兴奋,更年期女性常感到紧张不安、心烦意乱。她们可能会对生活中的小事过度担忧,如子女的学业、家人的健康等,还可能出现坐立不安、失眠等表现。高血压、心脏病等病史的患者本身身体不适较多,在更年期更容易加重焦虑情绪,形成恶性循环。

3.易怒:雌激素水平降低会影响大脑情绪调节中枢的功能,使得更年期女性情绪控制能力减弱,极易因小事而大发雷霆,自己事后也很难控制这种情绪反应。频繁的情绪爆发可能影响家庭关系和社会交往,生活不规律、长期压力大的更年期人群更容易出现这种症状。

二、认知症状

1.记忆力减退: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分泌减少,影响了大脑海马体的功能,更年期女性可能会出现记忆力减退的情况。她们可能经常忘记近期发生的事情,如出门忘记带钥匙、和别人约好的事情转身就忘。有脑部疾病家族史的更年期女性出现这种症状的几率可能更高。

2.注意力不集中:激素水平波动干扰了大脑神经信号的传导,更年期女性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在工作或学习时,容易分心,导致工作效率下降、学习成绩受影响。长期从事高强度脑力劳动的更年期人群,在这个阶段可能会感觉应对工作更加吃力。

三、睡眠障碍

1.入睡困难:雌激素缺乏会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使身体的生物钟失调,加上心理上的压力和情绪变化,更年期女性往往躺在床上长时间难以入睡。夜间潮热出汗也是导致入睡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身体反复经历燥热和出汗会破坏睡眠的连续性。失眠会使身体得不到充分休息,影响身体各器官的正常修复和代谢,加重疲劳感、头晕等症状。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睡眠相关病史的患者,在更年期睡眠障碍会更加严重。

2.易醒多梦:更年期女性睡眠浅,一点轻微的声响或身体的不适都容易将其唤醒,而且睡眠中多梦。频繁醒来会打乱正常的睡眠周期,使睡眠质量下降,第二天感到困倦、乏力,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生活不规律、睡前习惯不良(如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的更年期人群更容易出现易醒多梦的情况。

四、特殊人群提示

1.对于有慢性病史的更年期女性,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出现精神疾病症状时要格外关注症状对基础疾病的影响。例如,焦虑、抑郁情绪可能会使血压、血糖波动,应及时和医生沟通,调整基础疾病的治疗方案。在治疗精神疾病症状时,要选择对基础疾病影响小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2.曾经有过精神病史或家族中有精神疾病遗传史的更年期女性,是精神疾病的高危人群。一旦出现轻微的情绪、认知或睡眠等方面的异常,应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评估和干预。要定期复诊,积极配合治疗。

3.生活方式不健康的更年期女性,如长期熬夜、缺乏运动、吸烟酗酒等,应尽快改善生活方式。规律作息、适当运动、戒烟限酒有助于缓解精神疾病症状。合理的饮食也很重要,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鱼类等,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有助于调节身体内分泌,减轻精神压力。

了解疾病
抑郁症
抑郁症属于典型的精神障碍性疾病,具有发病率高、临床治愈率大、好发于秋冬季节的特点,发作时可表现为精力不足、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情绪低落、莫名不开心等,其中以明显且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部分病例可有自残,甚至自杀行为,同时伴有精神疾病症状,比如幻觉、痴心妄想等,严重时还可引起抑郁性木僵,即面部表情单一且固定、缺乏对刺激的反应、不爱说话、懒得动,甚至不动等。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精神疾病有哪些类型
王锦霞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常见的精神疾病类型有情感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焦虑障碍等。 1.情感性精神障碍 包括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等。这些疾病会影响情绪的调节,导致情绪的过度波动,如悲伤、焦虑、躁狂等。 2.精神分裂症 如精神分裂症、妄想性障碍等。这些疾病会导致患者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出现异常,可能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 3
精神疾病前兆有哪些
徐红平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精神疾病的前兆包括情绪变化、认知变化、行为变化、身体症状、自我感觉变化等。 1.情绪变化 患者可出现情绪变化,包括情绪波动、焦虑、抑郁、易激惹、情绪低落等。 2.认知变化 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决策困难、思维迟缓等。 3.行为变化 社交退缩、兴趣丧失、失眠或嗜睡、过度疲劳、冲动控制问题等。 4.
精神疾病有什么症状
屈英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精神疾病是一类严重的心理障碍,其症状复杂多样,主要包括情感高涨、情感低落、焦虑、幻觉以及活动减少等。 1.情感高涨 患者表现出异常的愉快、欢乐和兴奋,情绪反应过于强烈,与外界环境不相符。 2.情感低落 患者情绪低沉、沮丧、无助,对周围事物失去兴趣,甚至出现自杀念头。 3.焦虑 患者感到紧张、不安、恐
母系精神病遗传吗
梁军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母系精神病确实存在遗传的可能性。 精神疾病,包括母系精神病,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这种遗传倾向可能源于多个基因的相互作用,以及这些基因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虽然具体的遗传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研究表明,与患者血缘关系越近,遗传风险就越高。 对于有母系精神病家族史的人群,应早期识别并干预可能的精神问题
精神病隔代遗传的几率有多大
梁军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精神病隔代遗传的几率相对较低,但具体数值因疾病类型和家族遗传史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精神类疾病隔代相传的几率大概在2%-30%之间,主要取决于精神类疾病的具体原因和家族遗传模式。例如,孤独症或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几率可能较高,而抑郁症等情感障碍的隔代遗传现象也较为常见。 即使家族中存在精神疾病史,也不一定
嘴巴碎碎念是精神病吗
梁军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嘴巴碎碎念并不一定是精神病。 它可能只是一种个人习惯或性格特点,有些人天生就比较爱说话,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可能会在某些情况下表现出碎碎念的行为。此外,在紧张、焦虑等情绪状态下,也可能出现嘴巴碎碎念的现象,这是一种情绪的释放和表达。 然而,如果嘴巴碎碎念伴随着其他异常的精神症状,如妄想、幻觉、
精神病能彻底治疗吗
梁军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在临床上没有表明精神病能彻底治疗。精神病是否能治愈,需要分情况判断。 轻度精神障碍,如抑郁症、焦虑症等,通过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的结合,也有相当一部分可以治愈。但若是严重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需要长期药物维持治疗,通常不能治愈。 患者需要进行重复经颅磁刺激、电抽搐治疗、深部脑刺激治疗
什么是忧郁症
梁军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忧郁症指的是抑郁症,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 抑郁症是一种精神疾病,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抑郁症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种类型。抑郁症的发病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遗传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等。患者常常感到闷闷不乐,对日常活动和兴趣爱好失去兴趣,严重时可能感到绝望和
奥氮平可以治疗抑郁症吗
梁军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奥氮平可以治疗抑郁症,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奥氮平是一种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其他有严重阳性症状(如幻觉、妄想、思维混乱等)的精神疾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奥氮平对抑郁症也有一定的疗效。 需要注意的是,奥氮平也有一些副作用,如嗜睡、体重增加、血糖升高等。因此,
后天精神病会遗传吗,孩子会有吗
梁军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后天精神病通常不会直接遗传给孩子,但孩子患病风险可能受家族遗传史影响。 后天精神病的发生往往与环境因素如压力、创伤等有关,这些因素不具有遗传性。然而,如果家族中有精神疾病的遗传史,孩子患后天性精神病的风险可能会增加。某些遗传基因可能使个体对于环境压力更敏感,从而增加患精神疾病的风险。 但请注意,即使
精神疾病患者哪些情况下可以中医治疗
党亚梅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惠爱医院 三甲
精神疾病患者以下几种情况可以中医治疗:第一,当精神疾病比较轻的情况下,可以运用中医的中药治疗,还有针灸治疗。第二,如果在西药治疗的过程中,出现明显的副作用,此时中医有望闻问切,整体调节的优势,可以作为辅助治疗。第三,患者如果处于急性期时,可以配合中医中药治疗和针灸治疗,特别是当患者伴有焦虑症、抑郁症时,针灸治疗、中药治疗的效果特别好。
为什么春季要加强预防精神疾病的复发
党亚梅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惠爱医院 三甲
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人体也随着季节的改变出现内在的调整,比如冬天活动较少、吃得多,是收藏的季节,冬天收藏好之后,春天开始发。春天发的时候,人体的内分泌也会开始相应的调整,而人体内分泌与人的情绪相关,如果内分泌过旺,人则容易躁。又因为春天人体清醒,周围血管出现扩张,血液到四肢比较多,到大脑的血液相应减少。如果患有抑郁症等疾病,大脑血供减
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对胎儿影响大吗
毛邱娴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对胎儿是否有很大影响,应根据具体药物进行判断。如果是镇静抗焦虑的药物,如五羟色胺再吸收抑制剂,这类药物不会对胎儿产生产生影响。如果是治精神分裂的药物,则会对胎儿造成影响,因为这些药物的药效比较强。怀孕期间,治疗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安全合理的使用,避免出现不良反应,对胎儿造成影响。
小孩精神疾病的表现
童鹏 副主任医师
鄂州市中心医院 三甲
儿童如果患有精神疾病,往往有以下的临床症状:第一、情感障碍,多表现为性情淡漠、孤僻、与亲人或身边的朋友疏远,容易出现情绪波动。第二、语言和思维的障碍,如语言方面表现为刻板反复、语言含糊不清,并且有妄想症,同时会产生幻视、幻听以及幻想,容易兴奋。第三、行为混乱或奇特的动作和姿势,所以一定要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精神疾病能彻底治愈吗
范雅坤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三甲
精神类疾病,如轻、中度抑郁症、焦虑症等,能够达到临床治愈目的。但对于严重的精神障碍类疾病,如重症抑郁症或者精神分裂等,部分患者需终身服用药物治疗。另外,在精神类疾病治疗过程当中,需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当情绪出现变化时,需早期引起重视,经过药物治疗、心理咨询治疗以及自我生活管理等方法,能够达到临床治愈。精神类疾病易复发,所以在治愈后需密
父系精神疾病遗传几率
袁明武 主任医师
柳州市工人医院 三甲
父系精神疾病的遗传几率。父亲得了精神疾病,子女那一代患精神疾病的几率是比没有家族史的风险要高,但是具体遗传的几率是多少没有一定的数据。有可能高到几倍,或者是十倍。具体还要看个人在社会当中的生活环境以及家庭情况是否会受到不良的刺激会导致发病,如果生活环境很平和,没有外界明显的精神刺激。不一定会有发病的可能。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