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表现有哪些
多动症儿童在注意力、活动水平、行为冲动、学习困难及社会适应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注意力方面表现为主动注意困难、被动注意增强;活动水平上有过度活动且缺乏目的性;行为冲动体现为冲动性言语和冲动性行为;学习上因上述问题出现困难;社会适应中存在人际关系和家庭适应等问题,这些问题影响其学习、生活及心理健康等。
一、注意力方面
1.主动注意困难:多动症儿童在需要维持注意力的活动中,如上课听讲、写作业等,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例如,他们可能会频繁地分心,容易被周围的无关刺激所吸引,无法专注于当前的任务。这种主动注意困难会显著影响他们在学校的学习表现,导致学业成绩不佳。对于学龄前儿童,可能在玩积木、拼图等需要专注的游戏时,不能持久专注,很快就转移到其他活动上。
2.被动注意增强:他们对一些无关紧要的外界刺激却容易产生反应,表现为过于敏感。比如,教室外的轻微声响、窗外的飞鸟等都可能引起他们的注意,而无法将注意力集中在原本应该关注的内容上。这种被动注意增强在不同年龄段的表现有所不同,在幼儿期可能表现为对周围环境的微小变化过度关注,而学龄期则可能在课堂上容易被其他无关事物干扰。
二、活动水平方面
1.过度活动:在各个场合都表现出明显的活动量过多。在学校课堂上,他们可能会坐不住,不停地扭动身体、离开座位、来回走动等。即使是在相对安静的环境中,如家里做作业时,也可能会频繁地变换姿势,无法保持安静的状态。对于婴幼儿期的多动症儿童,可能表现为比同龄儿童更加活泼好动,难以安静地玩耍或休息。
2.活动缺乏目的性:他们的活动往往是杂乱无章、缺乏明确目的的。比如,在玩耍时,不会有计划地进行,而是随意地摆弄物品,东一下西一下,没有连贯性和目标性。这种缺乏目的性的活动在不同年龄阶段都有体现,学龄前儿童可能会在房间里毫无目的地跑来跑去,学龄期儿童可能在课间休息时进行一些无意义的打闹等活动。
三、行为冲动方面
1.冲动性言语:在没有经过思考的情况下就脱口而出。例如,在课堂上老师还没有说完问题,就迫不及待地抢着回答,而且回答往往不准确。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人交流时也可能会不考虑说话的时机和内容,随意打断别人的谈话等。
2.冲动性行为:做事不顾后果,容易出现危险行为。比如,在没有观察周围环境的情况下就快速奔跑,可能会撞到物体或摔倒;在和其他小朋友玩耍时,容易因为争抢玩具等原因突然发怒,做出攻击性行为等。对于青少年多动症患者,可能会在一些需要谨慎决策的情境中,如过马路时不遵守交通规则,冲动地快速通过等。
四、学习困难方面
由于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和行为冲动等问题,多动症儿童在学习上通常会遇到困难。他们的学业成绩往往参差不齐,可能在某些学科上表现较差,尤其是需要持续注意力和精细动作的学科,如数学、语文等。而且学习困难可能会导致他们产生自卑、厌学等心理问题,进一步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不同年龄段的学习困难表现有所不同,学龄前儿童可能在认知学习方面落后,如对数字、文字的认知和理解能力低于同龄儿童;学龄期儿童则主要体现在课堂学习和作业完成上的困难。
五、社会适应方面
1.人际关系问题:多动症儿童因为其冲动、多动等行为,往往难以与同伴友好相处。他们可能会在玩耍中因为争抢玩具、不遵守游戏规则等原因与同伴发生冲突,导致同伴关系不良。在学校里,可能会被其他同学孤立,这又会进一步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对于特殊年龄段的儿童,如青春期的多动症少年,人际关系问题可能会更加突出,影响他们的社交圈和未来的人际交往能力。
2.家庭适应问题:在家中,多动症儿童的过度活动和冲动行为也会给家庭带来困扰。他们可能会干扰家庭成员的正常生活,如不停地吵闹、破坏家中物品等,导致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紧张。家长可能会因为孩子的问题而感到焦虑、疲惫,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来应对孩子的行为问题,这也会影响家庭的和谐氛围。不同家庭环境下的多动症儿童,家庭适应问题的表现和程度可能有所差异,但总体上都会对家庭生活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