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萎缩怎么锻炼

来源:民福康

小脑萎缩患者可通过平衡功能锻炼(站立、单腿站立)、步态训练(慢走、倒退行走)、协调功能锻炼(指鼻、对指试验)及认知功能相关协调锻炼(乒乓球接球)进行康复,老年患者锻炼要注意安全、适度,年轻患者要循序渐进、保持良好生活方式并定期检查

一、平衡功能锻炼

1.站立训练:双脚与肩同宽站立,尽量保持身体稳定,可先在有人保护或借助辅助器具(如平衡棒)的情况下进行,逐渐过渡到独立站立,每次训练10-15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对于有小脑萎缩的老年人,平衡功能下降易导致跌倒,通过长期站立训练可增强下肢肌肉力量及本体感觉,维持身体平衡能力。而年轻患者进行站立训练也有助于改善因小脑萎缩引起的平衡调控障碍。

2.单腿站立:一只脚站立,另一只脚稍抬起,尽量保持平衡,左右腿交替进行,每次每侧站立30-60秒,每天2-3组。单腿站立能更有效地锻炼单侧肢体的平衡控制能力,对于小脑萎缩导致的双侧平衡失调有针对性的改善作用,不同年龄的患者可根据自身平衡能力适当调整站立时间。

二、步态训练

1.慢走训练:缓慢行走,注意步伐均匀,步幅适中,眼睛平视前方,尽量保持身体直线前进。开始时可在平坦地面进行,逐渐过渡到在稍不平整的地面或有一定障碍的环境中行走,每次慢走10-20分钟,每天2-3次。小脑萎缩患者常出现步态异常,如步基增宽、步态蹒跚等,慢走训练有助于纠正异常步态,增强下肢协调运动能力,不同年龄患者可根据身体耐受情况调整慢走的速度和距离。对于老年患者,慢走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跌倒风险,同时改善下肢血液循环;年轻患者则可更好地维持身体的运动协调性。

2.倒退行走:倒退行走时要保持身体稳定,缓慢进行,每次倒退行走5-10米,每天2-3次。倒退行走能锻炼小脑对运动方向的调控能力以及下肢的反向协调能力,与向前行走形成互补,进一步改善患者的步态和平衡功能,不同年龄患者可根据自身平衡和运动能力调整倒退行走的距离和频率。

三、协调功能锻炼

1.指鼻试验:患者手臂伸直,用食指指尖触碰自己的鼻尖,先慢后快,先睁眼后闭眼交替进行,每次每个手指重复5-10次,每天3-4组。指鼻试验可有效锻炼手部与脑部小脑之间的协调控制能力,对于小脑萎缩导致的手部协调障碍有改善作用,不同年龄患者可根据自身操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调整试验的频率和强度。老年患者通过坚持指鼻试验可维持手部基本的协调功能,年轻患者则能更好地保持手部的精细协调运动。

2.对指训练:双手食指交替触碰对侧手掌心,速度可逐渐加快,每次训练10-15分钟,每天2-3次。对指训练能锻炼双手之间的协调配合能力以及小脑对双手运动的调控能力,有助于改善小脑萎缩引起的双手协调障碍问题,不同年龄患者可根据自身手指的灵活程度调整对指训练的速度和时长。

四、认知功能相关的协调锻炼(如乒乓球训练)

1.乒乓球接球训练:进行乒乓球接球活动,患者需要快速判断球的运动轨迹并做出准确的接球动作,每次训练15-20分钟,每周可进行3-4次。乒乓球运动不仅能锻炼身体的协调能力,还能刺激大脑的认知功能,因为在接球过程中需要快速的视觉-运动信息处理和决策,对于小脑萎缩患者同时改善身体协调和认知功能有一定帮助,不同年龄患者可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调整参与乒乓球训练的强度和频率。年轻患者身体柔韧性和反应速度相对较好,可适当增加训练的难度和强度;老年患者则需根据自身平衡和体力情况适度参与,避免过度疲劳。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患者:老年小脑萎缩患者在锻炼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安全,避免单独进行高难度或可能导致跌倒的锻炼项目。因为老年患者本身平衡功能更差,锻炼时应选择在平坦、有扶手等安全设施的环境中进行,且家人最好在旁陪同,以防意外发生。同时,锻炼强度要适中,根据自身身体疲劳程度及时调整,避免过度劳累加重身体负担。

2.年轻患者:年轻小脑萎缩患者在锻炼时虽然身体耐受性相对较好,但也不能盲目追求高强度训练,要循序渐进地增加锻炼难度和强度。同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避免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等不良生活习惯进一步影响病情,并且定期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监测病情变化。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小脑萎缩
小脑具有维持身体平衡与协调机体运动的作用,小脑萎缩在严格意义上讲,并不属于一种疾病,一般是由于多神经系统遗传、退行性变等因素累及小脑的一种表现。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轻度的脑萎缩能康复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一般头轻度脑萎缩的病人是不能治愈的,可以使用营养神经的药物治疗,轻度脑萎缩的病人,可能会再次表现出记忆力减退,头晕心慌神经衰弱的症状,可以多举办户外活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到医院复查。
老人脑萎缩能治好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老人脑萎缩能够缓解,但不能根治。脑萎缩是一种脑部结构和形态的改变。老年人脑萎缩,是一种神经元的变性疾病,或是大脑的退化,可以经过药物来控制症状的恶化,但无法根治。一般是以大脑萎缩为主,一般没有任何症状,但严重的会表现出痴呆,记忆力下降等表现。
脑萎缩比较好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脑萎缩比较好的治疗方法是根据医生的指导经过静脉输液营养细胞和促进血液循环的药物来进行治疗。当表现出脑萎缩的时候需要到医院做一个脑部ct检查,看一下脑萎缩的病变范围和大小然后再进行治疗,脑萎缩会造成患者表现出记忆力减退或者是头痛、头晕的症状。在平常生活中要定时的到医院测量血压、血糖和血脂,还要控制好自
脑萎缩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小脑萎缩有生理性原因也有病理性原因。随着年龄增加小脑也防止不了表现出萎缩,是正常生理现象,病理性现象例如遗传性共济失调会表现出小脑萎缩会明显或是一氧化碳中毒,脑外伤都可能会造成小脑萎缩,若是病理性需要及时治疗。
年轻人的轻度脑萎缩严重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轻度脑萎缩也是比较严重的,正常很难完全逆转这种疾病,轻度脑萎缩可能和遗传因素或先天性发育异常有关。现阶段只有药物改善大脑循环和新陈代谢的情况,只能延缓疾病的进展,但不能治愈疾病。比如尝试用神经营养药物、神经功能锻炼,甚至高压氧等治疗。
皮层脑萎缩严重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脑皮层萎缩的这种情况是比较严重的,因为会使病人失去一定的行动能力和思考能力,如果治疗的话也是要及时的缓解这个病情,但是很难达到彻底治愈的效果,很有可能导致复发。建议要及时的去医院检查,来控制这个病情,避免越来越严重。
老年性脑萎缩能治好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老年性脑萎缩不可治好的,萎缩是不可逆的。但治疗过程可以移植生物细胞到患者体内,使其分化再生为神经元,经过补充还原的脑细胞,可以激活内源性生物细胞,经过分泌细胞因子修复损伤的神经细胞,恢复神经细胞的正常功能,因此改善脑认知功能受损的情况。
是什么原因导致脑萎缩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现阶段造成脑萎缩大致有两种主要原因。第一、生理性脑萎缩:在生理条件下,人们一旦步入中老年期,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各个组织部分都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老化,组织细胞功能退化,所以,患上脑萎缩并不稀奇。第二、病理性脑萎缩:脑组织细胞在各种疾病的影响下,细胞的功能损伤,坏死,表现出局限性的萎缩。比如:脑血管
怎样防止脑萎缩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避免脑萎缩要从避免造成脑萎缩的一些疾病和外界因素入手。如:一、戒烟酒,长时间的饮酒会造成酒精中度,过度抽烟会造成一氧化碳中毒,酒精中毒和一氧化碳中毒可以破坏脑实质促使神经细胞萎缩。二、预防脑动脉硬化、高血脂、糖尿病、脑卒中等疾病,这些疾病可以使脑血管长时间缺血而造成脑萎缩。三、理疗、按摩、功能锻炼对
脑萎缩能恢复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小脑萎缩是无法彻底恢复的,所以,患有这种疾病的病人,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相关的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需要根据自身的具体症状,进行相关的康复训练,因此提高生活质量。此外,病人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改变不正确的饮食习惯,不要吃辣椒、胡椒等辛辣刺激的食物,改变抽烟、喝酒等不良嗜好,并且定期到医院复查,
腔隙性脑梗死引起脑萎缩
肖新桃 主任医师
娄底市中心医院 三甲
腔隙性脑梗死有可能会引起脑萎缩。腔隙性脑梗死是由脑深穿动脉闭塞引起的,病因多为脑动脉硬化闭塞,主要的危险因素是糖尿病、高血压、吸烟、饮酒等。腔隙性脑梗死急性期,可给予抗血小板的聚集,口服双抗血小板的药物或者除颤抗凝等治疗。与其他类型的脑梗塞相比,腔隙性脑梗塞的临床症状相对较轻,恢复较好,但是也需要重视腔隙脑梗的后续治疗、康复治疗才能够达到
脑起搏器对脑萎缩有用吗
张宇清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小脑萎缩本身是影像上的表现,做磁共振发现小脑有萎缩。会带来不同的症状,比如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所谓共济失调就是上肢拿东西不稳,用筷子夹菜,但是送不到嘴里。下肢症状就是走路的问题,脚底像踩棉花一样,深一脚浅一脚。所以这种共济失调的表现,应用起搏器治疗是没有效果的。小脑萎缩也有可能还有其它的问题,比如引起小脑性震颤,小脑的齿状核功能缺失以后造
老年痴呆和脑萎缩一样吗
毛之奇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三甲
老年痴呆里的阿尔茨海默病,主要的病理表现为脑萎缩,老年痴呆病人随着病情的进展,脑萎缩较为严重,且非常明显,最后会像瘪了的核桃。但是,很多病人进行核磁共振检查,会明确脑萎缩,此时应避免过度紧张。人随着老龄化也会出现脑萎缩,但脑萎缩不一定会引起老年痴呆。
脑出血后遗症脑萎缩的表现
蒋同伯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中医院 三甲
脑出血后遗症小脑萎缩说明脑出血位置在小脑,由于脑出血压迫导致小脑萎缩。小脑主要起到调节平衡的功能,所以脑出血后遗症小脑萎缩的主要表现为平衡方面出现障碍,比如行走不稳、恶心、呕吐、天旋地转等症状。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根据临床表现采取相关的治疗,以缓解相关不适症状。
中医能否治疗橄榄体脑桥脑萎缩
陈应柱 主任医师
苏北人民医院 三甲
橄榄体脑桥小脑萎缩属于一种神经病性的疾病。大多数表现为帕金森综合症的临床表现,首先要根据患者是否属于肌强直还是震颤,还是属于步态异常等症状。从症状层面来判断,中医大多数治疗效果是不会好的,但可能会延缓疾病的发展。一般临床上采取中西医综合治疗,大多数能够有效的延缓病情的发展。
如何治疗橄榄体脑桥脑萎缩
陈应柱 主任医师
苏北人民医院 三甲
橄榄体脑桥小脑萎缩治疗分为四个层面。第一、病因治疗。如果是变性性疾病,主要是年龄老化造成的,主要跟遗传相关。遵医嘱使用抗氧化应激药物来进行治疗;第二、根据相对应的症状进行治疗。如果病人出现震颤或者运动循环,临床上,主要按照帕金森综合症的治疗标准来进行用药;第三、延缓疾病的发展,采取对应的治疗措施。一般遵医嘱使用药物进行修复治疗,如丁苯酞,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