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护理和注意事项
水痘护理和注意事项包括隔离护理,患者需隔离至全部皮疹结痂干燥,家庭护理要保持室内通风;皮肤护理要保持清洁、剪短指甲防搔抓,水疱破裂用抗生素软膏;病情观察要留意体温变化和皮疹情况;饮食要清淡易消化、多饮水;特殊人群中儿童要精细护理和心理疏导,孕妇感染要立即就医并加强隔离,免疫功能低下患者隔离更严且要密切观察病情。
一、隔离护理
水痘具有传染性,患者应进行隔离,一般需隔离至全部皮疹结痂干燥为止,时间大约是发病后14-21天左右。这是因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通过直接接触、飞沫传播等方式传染给他人,尤其是未患过水痘且未接种过水痘疫苗的人群易被感染,隔离能有效避免病毒传播给他人。对于家庭护理的情况,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开窗通风数次,但要注意避免患者直接吹风着凉。
二、皮肤护理
1.保持皮肤清洁:
患者应勤换内衣,保持皮肤清洁。可以用温水给患者洗澡,洗澡时动作要轻柔,避免弄破水疱。因为水疱破裂后容易继发细菌感染,而温水洗澡有助于清洁皮肤,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对于不能洗澡的部位,可以用湿毛巾擦拭。
剪短患者指甲,避免患者搔抓皮疹。如果患者搔抓皮疹,很可能导致水疱破裂,引发感染,甚至可能留下瘢痕。可以给患者戴棉质手套,防止其搔抓。
2.处理水疱:
如果水疱没有破裂,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但如果水疱破裂,可以局部涂抹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等,以预防细菌感染。涂抹软膏时要注意无菌操作,避免二次感染。对于继发感染的皮疹,除了局部涂抹抗生素软膏外,必要时可能需要口服抗生素,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三、病情观察
1.体温观察:
注意观察患者体温变化。水痘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症状,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如果患者出现高热,要及时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如用温水擦拭额头、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但要避免使用酒精擦拭,因为儿童皮肤薄嫩,酒精可能通过皮肤吸收引起不适。如果物理降温效果不佳,需及时就医,但要避免自行给低龄儿童使用强效退烧药,应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
同时要观察发热的持续时间和热型等情况,如果发热持续时间过长或热型有异常,可能提示有继发感染等情况,需要进一步评估。
2.皮疹变化观察:
密切观察皮疹的分布、形态等变化。除了关注皮疹是否增多、水疱是否破裂、有无新的皮疹出现外,还要注意皮疹是否有融合、是否出现化脓等感染迹象。如果皮疹出现大面积融合、化脓等情况,提示感染加重,需要及时就医处理。
四、饮食护理
1.饮食原则:
给予患者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如苹果、香蕉、菠菜等,保证维生素的摄入。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有助于提高机体抵抗力,促进病情恢复。
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以及油腻、油炸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加重胃肠道负担,不利于患者康复。同时要避免食用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海鲜等,因为患者在患病期间机体抵抗力下降,可能更容易发生过敏反应。
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利于毒素排出。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
儿童是水痘的高发人群,在护理过程中要更加精细。除了上述的皮肤、隔离等护理外,要特别注意儿童的心理护理,因为患病可能会使儿童感到不适和焦虑。可以通过讲故事、玩游戏等方式分散儿童的注意力,缓解其焦虑情绪。同时,要严格按照儿科安全护理原则进行护理,如在体温处理、药物使用(若有必要)等方面都要谨慎,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或处理方式。
2.孕妇患者:
孕妇感染水痘可能会对胎儿造成影响,如导致胎儿先天性水痘综合征等。孕妇一旦感染水痘,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的妊娠情况。在护理方面,要更加注重隔离,防止病毒传播给胎儿和其他家庭成员。同时,要密切观察孕妇的病情变化,包括体温、皮疹等情况,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应的处理。
3.免疫功能低下患者:
如患有艾滋病、恶性肿瘤等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感染水痘,病情通常较为严重,皮疹可能更广泛、更严重,且容易出现继发感染等并发症。对于这类患者,隔离护理要更加严格,要确保其居住环境的清洁卫生。同时,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特殊的治疗和护理措施,以降低病情恶化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