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闷气短心慌是新冠感染吗
胸闷气短心慌可能是新冠感染表现之一,非新冠感染也可由心血管、呼吸系统疾病等导致,可通过流行病学史、伴随症状、相关检查鉴别,出现时一般人群要冷静休息、检测新冠,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有基础疾病人群需分别妥善应对,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尽快就医。
一、胸闷气短心慌可能是新冠感染的表现之一
新冠病毒感染后,部分患者会出现胸闷、气短、心慌等症状。这是因为病毒可能影响心肺功能,例如新冠病毒可引起炎症反应,累及心肌,导致心肌损伤,从而出现心慌等心脏方面的症状;也可能影响呼吸系统,造成通气功能障碍,引发胸闷、气短。不过,胸闷气短心慌并非新冠感染所特有,其他多种情况也可导致。
(一)非新冠感染导致胸闷气短心慌的常见情况
1.心血管系统疾病
冠心病:多见于有冠心病危险因素的人群,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患者等。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阻塞,心肌供血不足,可出现胸闷、心慌,疼痛可放射至心前区、肩背部等,活动后症状多加重。
心律失常: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电活动异常,如早搏、房颤等。患者可感觉心慌、胸闷,严重时可出现头晕、黑矇等。不同年龄人群均可发生,生活方式不规律、有基础心脏疾病等是常见诱因。
2.呼吸系统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多见于长期吸烟人群,气道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阻塞,通气功能下降,患者有慢性咳嗽、咳痰病史,逐渐出现气短,活动后加重,也可伴有心慌等表现。
哮喘:过敏体质者易患,接触过敏原等诱因后,气道痉挛,出现喘息、气短,可伴有胸闷、心慌,儿童及青少年相对多见,与遗传、环境因素等有关。
二、如何鉴别胸闷气短心慌是否由新冠感染引起
(一)流行病学史
询问近期是否有新冠病毒感染者接触史、是否处于新冠病毒流行区域等。如果有明确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密切接触史,那么感染新冠的可能性相对增大。
(二)伴随症状
1.新冠感染的其他伴随症状:除胸闷气短心慌外,还可能伴有发热(多为高热,也有部分为低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
2.其他疾病的伴随症状:如冠心病患者除胸闷心慌外,胸痛症状较为典型;心律失常患者可伴有脉搏不规律等表现;哮喘患者发作时多有喘息、呼气性呼吸困难等典型表现。
(三)相关检查
1.新冠病毒相关检测: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若为阳性,则提示新冠感染。
2.心血管系统检查
心电图:可发现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情况,有助于诊断心律失常、冠心病等。
心肌损伤标志物:如肌钙蛋白等,若心肌损伤标志物升高,提示可能存在心肌受损,有助于判断是否因病毒等因素导致心肌损伤。
3.呼吸系统检查
胸部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线或CT,COPD患者可见肺纹理增粗、紊乱等,哮喘发作时可能无明显异常,但缓解期可正常,冠心病患者胸部影像学多无特异性改变,新冠感染患者胸部CT可出现肺部炎症等表现。
肺功能检查:COPD患者表现为持续气流受限,哮喘患者发作时通气功能障碍,缓解后多恢复正常,有助于鉴别呼吸系统疾病导致的胸闷气短。
三、出现胸闷气短心慌时的应对建议
(一)一般人群
1.首先要保持冷静,停止剧烈活动,坐下或半卧位休息,尝试深呼吸,缓解紧张情绪。
2.如果有新冠病毒相关风险,应及时进行新冠病毒检测。
3.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尽快前往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
(二)特殊人群
1.儿童:儿童出现胸闷气短心慌时,家长要密切观察儿童的精神状态、呼吸频率等。儿童表达可能不准确,更需要关注其整体表现。若有新冠病毒接触史等情况,按上述一般人群建议进行处理,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且儿童用药需格外谨慎,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等安全措施。
2.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出现胸闷气短心慌时,更要重视。应尽快休息,家属需及时陪同就医,在就医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老人过度劳累,详细向医生告知老人的基础疾病等情况,因为老年人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会影响对病情的判断和处理。
3.有基础疾病人群:如本身有心血管疾病或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出现胸闷气短心慌时,应严格遵循自身基础疾病的管理原则。例如冠心病患者应避免自行随意调整药物,哮喘患者要随身携带缓解哮喘的药物等,同时尽快前往医院,让医生综合基础疾病情况和当前症状进行全面评估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