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的功能障碍、不同人群影响及应对措施和温馨提示展开。脑卒中常见且严重的功能障碍有运动、认知、言语和吞咽、感觉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且影响患者生活及健康。不同人群受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因素影响,应对措施包括老年患者康复循序渐进、关注年轻患者心理、支持女性患者情绪、为男性患者引入职业康复、让吸烟酗酒患者戒烟戒酒、为缺乏运动患者制定运动计划、控制基础疾病患者指标等。温馨提示特殊人群要注意训练安全、调整心态、改变不良习惯、遵循医嘱,儿童患者康复需谨慎,患者和家属应积极配合治疗。
一、脑卒中最常见且严重的功能障碍
1.运动功能障碍
运动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后极为常见且严重的问题。患者可能出现肢体无力、瘫痪,表现为单侧肢体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能力。根据病变部位不同,可分为偏瘫、单瘫等。大脑半球病变常导致对侧肢体偏瘫,上肢往往比下肢更易受累,手部精细动作难以完成,如拿筷子、系扣子等。在脑卒中患者中,约有80%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这不仅影响患者的行动能力,还会因长期缺乏活动导致肌肉萎缩、关节挛缩等并发症。
2.认知功能障碍
认知功能障碍也是常见的功能障碍之一。患者可能出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执行功能下降等情况。约20%70%的脑卒中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在老年患者中更为常见,年龄越大,发生认知障碍的风险越高。认知功能障碍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社交能力以及回归社会的能力。例如,患者可能忘记自己的家庭住址、电话号码,无法独立完成购物等日常活动。
3.言语和吞咽功能障碍
言语功能障碍包括失语症和构音障碍。失语症患者表现为语言表达或理解困难,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或理解他人的话语。构音障碍则是发音不清、说话费力。吞咽功能障碍在脑卒中患者中也较为常见,患者可能出现吞咽困难、呛咳等症状。言语和吞咽功能障碍会影响患者的沟通和营养摄入,增加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大约25%40%的脑卒中患者会出现言语障碍,15%65%会有吞咽困难。
4.感觉功能障碍
感觉功能障碍表现为患者对痛觉、温度觉、触觉等感觉减退或异常。患者可能感觉不到肢体的位置,在行走时容易失去平衡而摔倒。感觉功能障碍还会影响患者对外部环境的感知,增加受伤的风险。感觉功能障碍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60%80%。
二、不同人群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1.年龄因素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身体机能较差,恢复能力弱,发生运动、认知等功能障碍后,恢复难度更大。对于老年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康复训练应循序渐进,强度不宜过大。在认知功能障碍方面,家人要给予更多的陪伴和耐心,帮助患者进行认知训练,如玩简单的记忆游戏等。
年轻患者:年轻患者身体恢复能力相对较强,但可能因突然患病而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在康复过程中,除了进行常规的功能训练外,还应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鼓励其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促进全面康复。
2.性别因素
女性患者可能在情感方面更为敏感,在面对功能障碍时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家人和医护人员要给予更多的心理支持,鼓励其积极治疗。男性患者可能更关注自身的社会角色和工作能力的恢复,在康复过程中可适当引入职业康复训练,帮助其更好地回归社会。
3.生活方式因素
吸烟、酗酒的患者:这类患者血管条件较差,脑卒中后功能障碍的恢复可能更慢。在康复过程中,必须严格戒烟戒酒,改善血管条件,促进身体恢复。
缺乏运动的患者:康复训练对于改善运动功能至关重要。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从简单的肢体活动开始,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难度。
4.病史因素
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这些基础疾病会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增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患者需要严格控制血压、血糖,遵循医嘱按时服药,定期监测各项指标。在康复训练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身体状况,避免因过度劳累导致病情恶化。
三、温馨提示
特殊人群在面对脑卒中导致的功能障碍时需要特别注意。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在进行康复训练时要注意安全,避免摔倒等意外发生。训练强度应根据身体状况适当调整,避免过度疲劳。女性患者心理较为脆弱,家人要多给予关心和鼓励,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于有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必须下定决心改变,以促进身体恢复。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要严格遵循医嘱控制基础疾病,定期复查。儿童患者若发生脑卒中,其康复过程需要更加谨慎,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避免使用对儿童生长发育有不良影响的药物和治疗方法。在整个康复过程中,患者和家属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保持乐观的心态,以提高康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