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制定的卵巢癌分期标准分为Ⅰ期、Ⅱ期、Ⅲ期、Ⅳ期,Ⅰ期肿瘤局限于单侧或双侧卵巢等,Ⅱ期肿瘤累及一侧或双侧卵巢并向盆腔内扩散等,Ⅲ期肿瘤累及一侧或双侧卵巢并扩散到盆腔外腹膜及淋巴结等,Ⅳ期肿瘤伴有远处转移等,不同分期具有不同特点及对治疗和患者的影响。
一、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制定的卵巢癌分期标准
(一)Ⅰ期
1.ⅠA期
肿瘤局限于单侧卵巢,包膜完整,卵巢表面无肿瘤;腹水或腹腔冲洗液中未发现恶性细胞。其意义在于肿瘤仅起始于单侧卵巢,未突破卵巢表面包膜,转移风险相对较低。对于女性患者,此阶段若能及时发现并治疗,预后通常较好,年龄较小的女性患者若患ⅠA期卵巢癌,早期干预可最大程度保留卵巢功能及生育潜力(若有生育需求且符合相关条件)。
2.ⅠB期
肿瘤局限于双侧卵巢,包膜完整,卵巢表面无肿瘤;腹水或腹腔冲洗液中未发现恶性细胞。双侧卵巢受累,但仍处于相对早期阶段,与ⅠA期相比,只是病变累及双侧卵巢,治疗原则类似,但需要更密切关注对侧卵巢的情况,对于有生育计划的女性,需要综合评估双侧卵巢病变对生育功能的影响。
3.ⅠC期
ⅠC1:肿瘤局限于单侧或双侧卵巢,伴有包膜破裂;或卵巢表面有肿瘤;或腹水或腹腔冲洗液中发现恶性细胞。
ⅠC2:肿瘤局限于单侧或双侧卵巢,包膜破裂;且卵巢表面有肿瘤。
ⅠC3:肿瘤局限于单侧或双侧卵巢,包膜破裂;卵巢表面有肿瘤;且腹水或腹腔冲洗液中发现恶性细胞。此阶段肿瘤已经有一定程度的包膜侵犯或表面扩散,相对于ⅠA、ⅠB期,转移风险有所增加。对于不同年龄的女性,治疗时需要考虑年龄对身体耐受性及后续生活质量的影响,年轻患者可能更关注治疗对卵巢功能和生育的影响,需要多学科团队综合评估。
(二)Ⅱ期
1.ⅡA期
肿瘤累及一侧或双侧卵巢,伴有盆腔内扩散(累及子宫、输卵管)。其意义在于病变开始向盆腔内其他器官蔓延,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子宫、输卵管等器官的受累情况,对于女性患者,可能会影响月经及生育功能,年轻患者若子宫等器官受累不严重,在治疗卵巢癌的同时可尝试保留部分生育相关功能,但需谨慎评估。
2.ⅡB期
肿瘤累及一侧或双侧卵巢,伴有盆腔内其他组织扩散。相对于ⅡA期,扩散范围更广泛,治疗方案需要更积极,同时要考虑患者的整体身体状况,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能对手术创伤的耐受性相对较差,需要在手术风险和治疗效果之间找到平衡。
3.ⅡC期
ⅡC1:肿瘤累及一侧或双侧卵巢,盆腔内扩散,伴腹膜后淋巴结转移。
ⅡC2:肿瘤累及一侧或双侧卵巢,盆腔内扩散,伴腹膜表面种植,但种植灶最大径≤2cm。此阶段不仅有盆腔内扩散,还涉及淋巴结或腹膜表面种植,转移风险进一步增加,治疗需要多模式综合治疗,包括手术、化疗等,对于不同年龄患者,化疗药物的选择和剂量需要根据年龄、肝肾功能等进行调整,年轻患者可能更关注化疗对卵巢功能的影响,可能需要在化疗前后采取保护卵巢功能的措施。
(三)Ⅲ期
1.ⅢA期
肿瘤累及一侧或双侧卵巢,显微镜下见盆腔外腹膜转移和(或)腹膜后淋巴结或腹股沟淋巴结转移。
ⅢA1:腹膜转移灶最大径≤2cm。
ⅢA2:腹膜转移灶最大径>2cm。此阶段病变已经扩散到盆腔外的腹膜及淋巴结,治疗难度加大,需要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对于老年患者,要特别关注心、肺等重要脏器功能对治疗的耐受性,治疗方案可能需要更加个体化。
2.ⅢB期
肿瘤累及一侧或双侧卵巢,腹腔腹膜种植,种植灶最大径>2cm,伴腹膜后淋巴结或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病变范围进一步扩大,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手术可切除性及术后化疗等综合治疗,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需要在治疗过程中控制基础疾病,以保障治疗的顺利进行。
3.ⅢC期
ⅢC1:腹腔腹膜种植,种植灶最大径≤2cm,伴腹膜后淋巴结或腹股沟淋巴结转移。
ⅢC2:腹腔腹膜种植,种植灶最大径>2cm,伴腹膜后淋巴结或腹股沟淋巴结转移。此阶段是较晚期的卵巢癌分期,肿瘤扩散范围广,治疗以综合治疗为主,包括手术尽可能切除病灶,术后辅助化疗等,对于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如长期吸烟的患者,需要在治疗过程中鼓励戒烟,以改善身体状况,利于治疗。
(四)Ⅳ期
1.ⅣA期
肿瘤累及一侧或双侧卵巢,伴有远处转移,如胸腔积液伴有癌细胞;肝实质转移。
2.ⅣB期
除胸腔积液伴有癌细胞、肝实质转移外的其他远处转移,包括转移至肺、骨等其他器官。此阶段属于卵巢癌的晚期,预后相对较差,治疗主要以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为主,对于不同年龄、不同基础病史的患者,治疗方案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尽量减轻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舒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