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是出血热吗

来源:民福康

鼠疫与出血热是由不同病原体引起的不同疾病,病原体分别为鼠疫耶尔森菌和汉坦病毒;传播途径有差异;临床表现不同,鼠疫有腺鼠疫、肺鼠疫、败血症型鼠疫等表现,出血热有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表现;诊断依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防治上预防和治疗措施不同,不同人群面临相关风险时需注意相应事项

一、鼠疫与出血热的概念区分

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属于甲类传染病,主要通过鼠蚤传播,临床表现为发热、严重毒血症症状、淋巴结肿大、肺炎、出血倾向等。而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广泛性损害,临床以发热、低血压休克、充血出血和肾损害为主要表现。所以,鼠疫不是出血热,二者是由不同病原体引起的不同疾病。

(一)病原体差异

鼠疫的病原体是鼠疫耶尔森菌,它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在适宜环境下可存活一定时间并传播。出血热的病原体是汉坦病毒,根据病毒抗原性和核酸序列的不同,可分为不同的血清型,不同血清型引起的出血热在临床表现等方面可能有一定差异,但都主要通过接触携带病毒的鼠类等传播。

(二)传播途径差异

鼠疫主要传播途径是经鼠蚤叮咬传播,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的痰液、脓液或病兽的皮、血、肉等传播,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引起肺鼠疫的流行。出血热主要传播途径包括接触传播(接触携带病毒的鼠类及其排泄物、分泌物等)、呼吸道传播(含病毒的鼠排泄物形成气溶胶后经呼吸道吸入)、消化道传播(进食被含病毒鼠类排泄物污染的食物等)。

二、临床表现差异

(一)鼠疫的典型临床表现

1.腺鼠疫:最为常见,多发生于流行初期,有发热、畏寒、头痛、全身酸痛、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早期即可出现腹股沟、腋下或颈部等部位淋巴结肿大且疼痛明显,淋巴结可迅速化脓、破溃。

2.肺鼠疫:多由腺鼠疫发展而来,也可原发性发生,起病急骤,有高热、寒战、咳嗽、咳痰,痰中带血或呈鲜红色血痰等,呼吸急促、困难,发绀明显,如不及时救治,多在2-3日内死于心力衰竭、休克。

3.败血症型鼠疫:可原发或继发,病情凶险,有高热、寒战、谵妄或昏迷,皮肤黏膜出血、瘀斑、紫癜,休克等表现,死亡率极高。

(二)出血热的典型临床表现

1.发热期:主要表现为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持续3-7日,同时伴有全身中毒症状(头痛、腰痛、眼眶痛等“三痛”)、毛细血管损伤(充血、出血、渗出水肿征,如球结膜充血水肿、软腭出血点等)和肾损害(蛋白尿、血尿等)。

2.低血压休克期:一般发生于病程的4-6日,发热末期或热退同时出现血压下降,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搏细弱等休克表现。

3.少尿期:多发生于病程的5-8日,表现为少尿或无尿,出现尿毒症、酸中毒和水、电解质紊乱等,严重者可出现高血容量综合征。

4.多尿期:一般出现在病程的9-14日,随着肾功能的恢复,尿量逐渐增多,可出现水电解质紊乱等。

5.恢复期:一般在病程的3-4周后,尿量逐渐恢复正常,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肾功能逐渐恢复,但完全康复需1-3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三、诊断与防治差异

(一)诊断差异

1.鼠疫的诊断:主要依据流行病学资料(如近期到过鼠疫流行区、接触过鼠疫患者或病兽等)、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细菌学检查(如痰、血、淋巴结穿刺液等涂片染色镜检、细菌培养等)找到鼠疫耶尔森菌可确诊。

2.出血热的诊断:根据流行病学资料(有鼠类接触史等)、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可见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早期正常或偏低,后期升高,血小板减少,尿蛋白阳性等,血清学检测发现汉坦病毒特异性抗体阳性可确诊。

(二)防治差异

1.鼠疫的防治:

预防:控制鼠间鼠疫,加强个人防护(如穿防护服、戴口罩等),避免接触鼠疫患者和病兽等。

治疗:一旦怀疑鼠疫,需立即隔离治疗,早期使用抗生素治疗,如链霉素等(需遵严格的医疗规范使用,这里仅提及药物名称),同时进行对症支持治疗。

2.出血热的防治:

预防:防鼠、灭鼠是预防出血热的关键措施,同时可接种出血热疫苗进行特异性预防。

治疗:早期可进行抗病毒治疗等,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如发热期进行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需遵循医疗规范),休克期进行抗休克治疗,少尿期进行利尿、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治疗,多尿期注意补充水电解质等。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在面临鼠疫或出血热相关风险时需注意:对于有疫区接触史等高危情况的人群,无论年龄、性别,都应高度警惕,及时就医排查;生活方式中接触鼠类机会多的人群(如长期从事野外工作、居住环境卫生条件差易有鼠类出没等)需加强防护;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感染鼠疫或出血热后病情可能更复杂,需更密切监测和积极治疗,遵循医疗专业人员的指导进行应对。

了解疾病
肺鼠疫
肺鼠疫主要是指鼠疫杆菌感染而引起的一种肺部传染性疾病,主要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播,潜伏期一般比较短,大多数患者可在感染后3天内发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肾病综合征血热怎么治疗?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肾病综合征出血热又叫流行性出血热,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是一种危害极大的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肾损害等。可通过被鼠污染的尿、粪、唾液、排泄物所污染等感染。本病治疗以综合疗法为主,早期应用抗病毒治疗,中晚期则针对病理生理进行对症治疗。三早一就地仍然是本病治疗原则。即早期发现,早期休息
血热好治吗?
康鹏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出血热在发病早期是比较好治的。这种疾病虽然危害性大,但是早期治疗效果比较明显,一般来说都能完全治愈,不容易留下后遗症。但如果一直没有进行规范的治疗,病情便会不断的加重,治疗难度也会增加,最后有可能危及病人的生命。
血热会传染吗?
康鹏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出血热会传染。该病是由汉坦病毒造成,汉坦病毒是一种传染性比较强的病毒,正常都是全在于鼠类动物身上,可以传染给人类。如果不想患上出血热,在生活当中就要做好预防工作,比如注意环境卫生,防止和鼠类接触,不要吃保存不当或者不干净的食物等。
流行性血热严重吗?
康鹏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流行性出血热也称作“肾综合征出血热”,是汉坦病毒属各型病毒造成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如果早期诊治,是不严重的,也可以完全恢复治愈的。如果未能及时诊疗,病情有进展加重,可表现出多种并发症,死亡率可达90%左右,还是比较严重的。
血热刚发现好治吗?
康鹏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出血热这个刚发现这个还是可以治疗好的,主要以住院隔离进行治疗,抗菌治疗为主出血热,这个主要是感染流行性出血热,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一源性疾病。建议及时发现,及时进行治疗,这个还是可以得到临床治愈的,但是这个治疗好之后也要静养一段时间。
流行性血热怎么治疗?
康鹏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得了流行性出血热,在发热阶段,病人应卧床休息,在饮食上注意高热量、高维生素等半流质的饮食,要补充足够的液体,多喝温盐水。可使用一些免疫药物治疗,以调节病人的免疫功能。也可采取中药调节治疗。输液应以等渗和盐液为主,常用者有平衡盐液,葡萄糖盐水等。
血热人与人会传染吗?
康鹏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出血热人和人之间不会发生传染。出血热是属于一种传染性的疾病,但是主要是经过家属的尿液或者是粪便排泄物来传染,人经过呼吸道吸入含有病毒的飞沫之后,就会表现出发热的症状。发生出血热的病人往往以高热为主,往往会经过5个时期的病情发展。经过人的排泄物不会发生传染。
血热是什么病严重吗?
康鹏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流行性的出血热临床也称为肾综合征出血热,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由汉坦病毒造成,鼠类是其主要的传染源。 可以经过呼吸道、消化道或直接接触来传播。临床以发热、充血、出血、低血压休克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症状, 严重的病人甚至可以造成死亡。因此一旦发现可疑病人,需尽早到医院隔离治疗,避免延误病情。
流行性血热的病原体是什么?
康鹏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原体汉坦病毒感染导致的的以出血为主要表现的传染性疾病,典型的疾病分为五期。初期是以发热症状为主要表现,表现出发热、头痛、咽痛、肌肉酸痛,有特征性的体征如“三红、颜面、颈部和胸部潮红,三痛:以头痛、眼眶痛、腰痛为主”症状。但是最主要是需要结合病人的病史和病毒核酸或分离检查分析确诊。
得了鼠疫能治好吗?
康鹏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得了鼠疫的病人如果及时治疗,大多数病人是可以治好的。鼠疫是由鼠疫杆菌感染造成的,具有很强的传染,其中肺型及败血型鼠疫如果抢救不及时,愈后比较差。鼠疫的病人需要早期、联合、足量、应用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才可以把死亡率降到最低。链霉素为治疗各型鼠疫的特效药。对于重症的鼠疫,需要联合磺胺类或四环素类联合
血热型银屑病的表现
丁旭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血热型银屑病很常见,也就是银屑病在急性期的时候表现大多数都可以按照血热来辨证,具体到患者的表现分两个方面,一个是局部皮损表现,主要表现为红斑、脱屑,这种红斑可以是小的点滴状,数量很多,也可以是斑片状,颜色都比较鲜红,有瘙痒,患者自己搔抓以后会出现很多的出血点,这个都符合中医说的血热、迫血妄行特点,可以按照血热来辨证。同时患者还可以有一些全
流行性血热是一种什么病
高杰 主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是由汉坦病毒所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异源性疾病。流行性出血热的病毒能够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直接接触等途径传播,临床以发热、出血、充血、低血压休克以及肾脏损害为主要表现。流行性出血热典型的临床经过可以分为五期,包括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严重的患者可
肾病综合征血热是什么情况
徐少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宝应县人民医院 二甲
肾病综合征出血热又叫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传染性疾病,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眼眶痛和胸痛等,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患者的机体还会出现肾脏损害、蛋白尿、少尿以致无尿等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情况。肾病综合征出血热一旦发现,应及时进行隔离,防止导致更多人被感染。
鼠疫怎么传播
张刚 副主任医师
日照市中医医院 三甲
鼠疫为典型自然疫源性疾病,自然感染鼠疫动物都可作为鼠疫传染源,褐家鼠、黄胸鼠是次要储存宿主,但却是人间鼠疫主要传染源。其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动物和人间鼠疫传播,主要是以鼠蚤为媒介,构成“啮齿动物-蚤-人”的传播方式。第二、经皮肤传播,少数可因直接接触病人的痰液、脓液和病兽的皮、血、肉经破损皮肤黏膜受染。第三、经呼吸道飞沫传播。肺
怎样确定得了鼠疫
刘西忠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确定得了鼠疫,首先要有与鼠疫动物或鼠疫患者接触史,其次出现发热,病情迅速恶化,常伴有急性淋巴结红肿热疼,疼痛较为剧烈,可有呼吸困难、咳血性痰、胸疼,以及呼吸急促等症状,血液中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显著升高。在第一例患者的血液中,可检出有独立的鼠疫耶尔森杆菌,在之后的患者中,如果没有打过疫苗,检测出其抗体,也可诊断。
血热严重吗
刘西忠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出血热有时严重有时不严重。在我国主要有流行性出血热和登革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轻重程度相差很大。轻者为轻中度发热,中毒症状较轻,可无出血点以及其他部位出血,肾损害比较轻,可无休克,也无少尿,一般能较快恢复。流行性出血热严重者可出现低血压、休克、肾功能衰竭,可导致死亡。登革出血热轻重程度也有很大的不同。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