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脑血管病危害广泛,对脑部功能,可致认知、言语、肢体运动及感觉障碍;对身体其他系统,会引发肺部感染、心血管系统并发症、泌尿系统感染;对心理状态,易造成抑郁和焦虑、人格改变。特殊人群方面,老年人发病风险高且恢复差,应控基础病防并发症;儿童发病影响生长发育,治疗康复需谨慎;孕妇发病威胁自身与胎儿,要保持健康生活及时就医;有不良生活方式人群应改变习惯降低发病风险;有脑血管病史人群复发风险高,需遵医嘱防再次发病。
一、对脑部功能的危害
1.认知功能障碍:脑血管病可导致脑组织损伤,影响大脑的认知区域,引发认知功能下降。研究表明,约20%30%的脑血管病患者会在发病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包括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执行功能受损等,严重者可发展为血管性痴呆。这是由于脑血管病变影响了大脑的血液供应,导致神经细胞缺氧、缺血,进而发生变性、坏死,破坏了神经传导通路和神经网络,影响了认知功能的正常发挥。
2.言语功能障碍:脑血管病若累及大脑的语言中枢,如优势半球的Broca区、Wernicke区等,可导致言语功能障碍。常见的有运动性失语,患者能理解他人语言,但自己表达困难,说话费力且不流利;感觉性失语则表现为患者言语流利,但不能理解他人及自己所说的话,答非所问。据统计,约1/3的脑血管病患者会出现不同类型的言语障碍,给患者的交流和日常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3.肢体运动及感觉障碍:大脑运动和感觉中枢的血液供应受损时,会导致相应肢体的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患者可能出现偏瘫,即一侧肢体无力或完全不能活动,影响患者的自主活动能力,降低生活自理水平。同时,还可能伴有感觉减退、麻木、疼痛等感觉异常,给患者带来身体不适。在脑血管病患者中,肢体运动及感觉障碍的发生率较高,约60%80%的患者会出现此类症状。
二、对身体其他系统的危害
1.肺部感染:脑血管病患者由于肢体活动障碍、长期卧床,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不畅,容易发生坠积性肺炎。同时,患者可能因吞咽功能障碍导致误吸,进一步增加肺部感染的风险。肺部感染是脑血管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约20%30%的脑血管病患者会并发肺部感染,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2.心血管系统并发症:脑血管病常与心血管疾病存在共同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脑血管病发生后,可导致机体应激反应,引起血压波动、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研究显示,约30%50%的脑血管病患者会出现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如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增加了患者的死亡风险。
3.泌尿系统感染:长期卧床的脑血管病患者,因排尿不便,可能需要留置导尿管,这大大增加了泌尿系统感染的几率。泌尿系统感染可引起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肾盂肾炎等更严重的感染,影响肾脏功能。据统计,脑血管病患者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率约为10%20%。
三、对心理状态的危害
1.抑郁和焦虑:脑血管病后,患者由于身体功能受限,生活不能自理,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发生改变,心理压力增大,容易出现抑郁和焦虑情绪。研究发现,约30%50%的脑血管病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自责自罪等;焦虑症状也较为常见,患者常表现为紧张不安、担心、恐惧等。这些不良情绪不仅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还会进一步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和生活质量。
2.人格改变:部分脑血管病患者由于脑部特定区域的损伤,可能出现人格改变。例如,额叶受损可能导致患者性格变得冲动、幼稚,缺乏自制力,情绪不稳定,对自身行为的后果缺乏正确的判断。人格改变不仅给患者自身带来困扰,也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一定的负担。
四、对特殊人群的温馨提示
1.老年人:老年人本身脑血管弹性下降,患脑血管病的风险较高。一旦发生脑血管病,由于身体机能衰退,恢复能力较差,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更高。因此,老年人应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定期体检,关注脑血管健康。在康复过程中,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同时加强护理,预防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
2.儿童:儿童脑血管病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对其生长发育影响巨大。儿童正处于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脑血管病可能导致智力发育迟缓、肢体发育畸形等严重后果。对于儿童脑血管病患者,治疗和康复过程要更加谨慎,注重保护其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病情变化,配合医生进行规范治疗和康复训练。
3.孕妇:孕妇患脑血管病风险相对较低,但孕期生理变化可能增加脑血管病的发病几率。孕妇发生脑血管病不仅对自身健康构成威胁,还可能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甚至导致流产、早产等严重后果。孕妇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体重,定期产检,积极治疗基础疾病。一旦出现头痛、头晕、肢体麻木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4.有不良生活方式人群:长期吸烟、酗酒、缺乏运动、饮食不均衡的人群,患脑血管病的风险显著增加。这类人群应尽早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增加体育锻炼,保持均衡饮食。同时,定期进行体检,监测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做到早发现、早干预,降低脑血管病的发病风险。
5.有脑血管病史人群:曾经患过脑血管病的患者,复发风险较高。此类患者应严格遵医嘱服药,控制基础疾病,定期复查。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同时,积极进行康复训练,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再次发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