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主要有哪些后遗症
脑血管病会引发多种障碍,包括认知障碍(如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执行功能障碍)、运动障碍(如肢体偏瘫、肢体协调性差、肌肉萎缩)、言语障碍(如失语症、构音障碍)、吞咽障碍、情绪和心理障碍(如抑郁症、焦虑症)以及视觉障碍(如偏盲、视力下降),不同障碍受患者年龄、基础病史、生活方式等因素影响,且会对患者日常生活、身体恢复及病情控制等造成不良后果。
一、认知障碍
1.记忆力减退:脑血管病可损伤大脑中与记忆相关的区域,如海马体等,导致患者出现记忆力减退。患者可能表现为近期记忆力下降,如记不住新认识的人、新发生的事情等,远期记忆力相对保留。不同年龄段患者的表现可能有所差异,老年人本身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生理性记忆力下降,脑血管病后记忆力减退可能更为明显且进展较快;年轻人在脑血管病后出现记忆力减退,可能对其学习、工作产生较大影响。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病史的患者,由于血管病变可能更严重,发生记忆力减退的风险相对较高。
2.注意力不集中:大脑功能受损后,患者难以集中注意力完成一项任务。表现为在交谈、阅读或工作时容易分心,不能长时间专注。这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尤其是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工作,如驾驶、操作精密仪器等。对于学生患者,会影响学习成绩。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长期熬夜、过度饮酒的患者,可能会加重注意力不集中的症状。
3.执行功能障碍:患者在计划、组织、决策等执行功能方面出现问题。例如,难以制定合理的日常计划,不能有条理地完成一系列任务,在处理复杂问题时表现出困难。这种障碍会使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下降,需要他人更多的帮助和指导。有多次脑血管病发作史的患者,执行功能障碍可能更为严重。
二、运动障碍
1.肢体偏瘫:是脑血管病常见的后遗症之一,主要是由于脑血管病变导致大脑运动中枢受损,引起对侧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表现为一侧肢体无力、活动受限,严重时完全不能活动。肢体偏瘫会影响患者的行走、穿衣、进食等日常生活活动。年龄较大的患者,由于身体机能本身有所下降,肢体偏瘫后的康复难度相对较大。有动脉硬化、血管狭窄病史的患者,肢体偏瘫的恢复可能更慢。
2.肢体协调性差:患者肢体的精细运动和协调能力受到影响,如不能准确地完成拿取物品、书写等动作,走路时可能出现步态不稳、容易摔倒等情况。这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还增加了跌倒受伤的风险,尤其是老年人,跌倒后容易发生骨折等并发症。生活中缺乏运动锻炼的患者,肢体协调性的恢复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
3.肌肉萎缩:长期肢体活动受限会导致肌肉废用性萎缩,表现为肢体变细、肌肉力量进一步减弱。肌肉萎缩会加重肢体运动障碍,使康复治疗的难度增加。患者需要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来预防和改善肌肉萎缩。对于儿童患者,肌肉萎缩可能会影响其骨骼和肌肉的正常发育,需要更加关注和积极治疗。
三、言语障碍
1.失语症:包括运动性失语、感觉性失语和混合性失语等。运动性失语患者能理解他人的语言,但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表现为说话费力、言语不流畅;感觉性失语患者能说话,但不能理解他人的语言和自己所说的话,表现为言语错乱、答非所问;混合性失语患者则同时存在表达和理解障碍。失语症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沟通交流能力,使其难以与他人正常交往。有脑血管病累及语言中枢区域的患者,发生失语症的可能性较大。
2.构音障碍:患者发音不清、言语含糊,主要是由于支配发音器官的肌肉运动不协调所致。表现为说话时字音不准、语调异常等。这会使他人难以理解患者的话语,影响沟通效果。老年患者由于咽喉部肌肉功能本身有所下降,发生构音障碍后恢复可能较慢。有吸烟、大量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的患者,可能会加重构音障碍的症状。
四、吞咽障碍
脑血管病影响脑干或相关神经功能时,可导致吞咽障碍。患者在吞咽食物或液体时会出现困难,容易发生呛咳,严重时可能导致误吸,引起肺部感染等并发症。老年人由于吞咽功能本身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减退,发生吞咽障碍后风险更高。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病史的患者,吞咽障碍导致肺部感染的后果可能更为严重。吞咽障碍会影响患者的营养摄入,导致体重下降、营养不良等问题,影响患者的身体恢复和生活质量。
五、情绪和心理障碍
1.抑郁症:脑血管病患者由于身体功能障碍、生活方式改变等原因,容易出现抑郁情绪,严重时可发展为抑郁症。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自责自罪、睡眠障碍等。抑郁症会影响患者的康复积极性和治疗效果,降低生活质量。女性患者在脑血管病后发生抑郁症的比例可能相对较高,尤其是处于更年期的女性。有精神疾病家族史的患者,发生抑郁症的风险也会增加。
2.焦虑症:患者表现为过度担心、紧张、不安,常伴有心慌、手抖、出汗等躯体症状。焦虑情绪会使患者对自身病情过度关注,影响睡眠和饮食,进而影响身体恢复。生活压力较大、性格内向的患者,更容易出现焦虑症。对于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焦虑情绪可能导致血压波动,不利于病情控制。
六、视觉障碍
1.偏盲:脑血管病影响视觉传导通路时,可导致偏盲,即患者视野的一部分缺失。患者可能在行走时看不到一侧的物体,容易发生碰撞等意外。偏盲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安全和活动范围。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史的患者,发生视觉障碍的风险可能更高,且视觉障碍的恢复可能更困难。
2.视力下降:患者可能出现视力模糊、视物不清等症状,这会影响患者的阅读、看电视等日常活动。年龄较大的患者,本身可能存在一些眼部疾病,如白内障等,脑血管病后视力下降可能更为明显。长期用眼过度、有高度近视病史的患者,视力下降的情况可能会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