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治疗

来源:民福康

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关节活动度训练、冷热敷、手法按摩)、运动疗法(主动运动、被动运动)、作业治疗(日常生活活动训练、精细动作训练)、康复辅助器具使用(腕关节支具、压力手套),且针对儿童、老年、女性及有基础病史等特殊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物理治疗可维持改善关节活动等,运动疗法分主动被动适应不同患者,作业治疗助恢复自理和精细能力,辅助器具助预防畸形、减轻肿胀,特殊人群需依自身情况调整康复方案与关注相关情况。

一、物理治疗

1.关节活动度训练

目的:维持和改善肩、手关节的活动范围,预防关节挛缩。对于不同年龄、性别及生活方式的患者均适用,如长期伏案工作导致肩手综合征的人群,通过关节活动度训练可缓解关节受限情况。

方法:患者取舒适体位,治疗师或患者自己缓慢、轻柔地活动肩关节,包括前屈、后伸、外展、内收等;手部可进行腕关节的屈伸、桡尺偏,手指的屈伸等动作,每个动作重复多次,根据患者耐受程度逐渐增加活动幅度,每日可进行2-3次,每次15-20分钟。

2.冷热敷

冷疗:

作用:早期可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对于急性期肩手综合征患者,尤其是年轻患者因运动损伤等导致的情况,冷疗能收缩血管,减少局部充血。

方法:用冰袋或冷水浸泡的毛巾等进行局部冷敷,每次15-20分钟,每日3-4次,注意避免冻伤皮肤。

热疗:

作用:缓解肌肉痉挛,促进血液循环。对于老年患者因血液循环较差引发的肩手综合征,热疗有助于改善局部血运。

方法:可采用热水袋、热毛巾或红外线治疗仪等进行局部热敷,温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每次15-30分钟,每日2-3次。

3.手法按摩

作用:促进淋巴和血液循环,减轻肿胀。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均可受益,如女性更年期后因激素变化可能影响血液循环,手法按摩可辅助改善。

方法:从手部开始,沿淋巴回流方向进行轻柔按摩,由手指向手腕、前臂方向按摩,然后再按摩肩部,力度适中,避免加重疼痛和肿胀,每次按摩10-15分钟,每日2-3次。

二、运动疗法

1.主动运动

适用人群:一般情况较好的患者,包括各年龄段、不同性别的患者。如年轻运动员在康复期可进行主动运动促进恢复。

具体动作:患者主动进行握拳、伸指、腕关节的主动屈伸等手部动作,以及肩关节的前屈、后伸、外展等动作,逐渐增加运动的强度和难度,每次运动10-15分钟,每日3-4次。

2.被动运动

目的:对于不能进行主动运动的患者,如病情较重或年老体弱的患者,被动运动可维持关节活动度,防止肌肉萎缩。

操作:治疗师或家属帮助患者进行关节的被动活动,活动范围由小到大,动作要缓慢、平稳,避免暴力,每个关节活动5-10次,每日2-3次。

三、作业治疗

1.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作用: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同时促进肩手功能的恢复。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都需要此训练,如习惯久坐的办公室人群患病后需重新适应生活。

内容:包括穿衣、洗漱、进食等日常活动的训练,训练患者在进行这些活动时运用肩手的功能,如穿衣时练习肩关节的外展、内收来配合手臂的穿脱动作等,每次训练30-60分钟,每日1-2次。

2.精细动作训练

目的:提高手的精细运动能力,促进手功能的恢复。对于有精细工作需求的患者尤为重要,如手工劳动者。

方法:可进行捡豆子、用筷子夹物品、拼图等训练,从简单到复杂逐渐进行,每次训练15-20分钟,每日2-3次。

四、康复辅助器具的使用

1.腕关节支具

作用:保持腕关节的功能位,预防畸形。适用于各年龄段患者,如儿童患者在康复过程中使用腕关节支具可帮助维持关节位置。

使用方法:根据患者腕关节的尺寸选择合适的腕关节支具,佩戴时要确保舒适且能有效维持腕关节在功能位(通常腕关节背伸30°左右),每日佩戴时间根据患者情况而定,一般白天清醒时佩戴,夜间可适当取下休息,但需逐渐增加佩戴时间。

2.压力手套

作用:减轻手部肿胀,促进淋巴回流。对肿胀较明显的肩手综合征患者适用,不同性别患者均可使用。

使用方法:选择合适尺寸的压力手套,穿戴后要确保手部血液循环良好,无明显不适,可在白天活动时佩戴,每次佩戴时间不宜过长,可从30分钟逐渐增加到1-2小时,每日可佩戴数次。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

儿童肩手综合征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康复治疗时要更加注重轻柔操作。因为儿童骨骼、肌肉等组织较娇嫩,在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手法按摩等时,动作幅度和力度要严格控制在儿童耐受范围内,避免造成损伤。同时,要多与儿童进行沟通,通过游戏等方式引导其配合康复训练,提高治疗依从性。

2.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康复治疗中,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基础疾病情况。例如热疗时要注意温度,避免因血管扩张导致血压波动过大;运动疗法要根据患者的心肺功能等调整运动强度,防止因运动过度引发心脑血管意外等。另外,老年患者恢复相对较慢,要给予更多的耐心和鼓励,帮助其树立康复信心。

3.女性患者

女性患者在康复过程中,要考虑到激素水平等因素对康复的影响。如更年期女性可能因激素变化影响血液循环和康复进程,在康复治疗中除了常规的物理、运动、作业等治疗外,可适当增加心理疏导,帮助其缓解因疾病带来的焦虑情绪,以更好地配合康复治疗。同时,在使用康复辅助器具时,要选择更符合女性手部外观和舒适度需求的产品。

4.有基础病史患者

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患者,运动疗法要循序渐进,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心率过快、血压升高等情况。在进行康复训练前,最好进行心肺功能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对于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要注意康复训练过程中血糖的变化,避免因运动导致低血糖等情况发生,可在训练前后监测血糖,必要时调整饮食和降糖药物等。

了解疾病
肩手综合征
肩手综合征一般是指患者一侧或双侧肩部疼痛,同时伴有手部肿痛、僵硬、出汗、皮肤颜色改变等异常表现的一种疾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脑梗病人胳膊疼痛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黄世敬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脑梗又叫脑梗死,脑梗死病人胳膊疼痛可能是缺乏运动、压迫丘脑、肩手综合征等原因导致的。 1.缺乏运动 脑梗死造成了病人偏瘫,如果患者长时间卧床缺乏锻炼,身体压到胳膊导致胳膊血流不通,则可能造成胳膊疼痛的情况发生。 2.压迫丘脑 因为丘脑是人类的感觉中枢,如果丘脑受到压迫,则也会出现胳膊疼痛。 3.肩手
脑梗胳膊疼是怎么回事
卫兰香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脑梗胳膊疼是脑梗的一种常见并发症,主要与脑梗后神经功能受损、血液循环不畅等因素有关。以下是关于脑梗胳膊疼的具体分析: 1.神经功能受损:脑梗会导致大脑局部区域的血液供应中断,从而引起该区域的神经细胞受损或死亡。如果影响到控制胳膊运动和感觉的神经,就可能导致胳膊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 2.血液循环不
脑梗病人胳膊疼痛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任毅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脑梗又叫脑梗死,脑梗死病人胳膊疼痛可能是缺乏运动、压迫丘脑、肩手综合征等原因导致的。 1.缺乏运动 脑梗死造成了病人偏瘫,如果患者长期卧床缺乏锻炼,身体压到胳膊导致胳膊血流不通,则可能造成胳膊疼痛的情况发生。 2.压迫丘脑 因为丘脑是人类的感觉中枢,如果丘脑受到压迫,则也会出现胳膊疼痛。 3.肩手综
肩手综合征的方法是什么
肖士鹏 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治肩手综合征的方法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 1、一般治疗 患者在生活中应当注意保护肩关节,避免进行超负荷活动等,以防止病情加重,甚至是影响手部活动。 2、药物治疗 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双氯芬酸钠等药物,能够缓解疼痛。同时,患者还可以遵医嘱使用泼尼松、地塞米松、倍他米松等
smith骨折可引发哪些并发症
肖士鹏 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smith骨折可引起的并发症包括畸形愈合、创伤性关节炎、肩手综合征等。 1、畸形愈合 当发生smith骨折后,如果通过手法复位治疗后再次发生移位、手法复位不满意或进行不恰当的功能训练等,均有可能会引起骨折畸形愈合。 2、创伤性关节炎 如骨折处复位不良或复位后再移位未能及时纠正等,可能会诱发创伤性关节
肩手综合征怎么康复治疗
肖士鹏 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肩手综合征康复治疗方法有向心性按摩、石蜡疗法、微波辐射治疗等。 1、向心性按摩 向心性按摩是指由手指至掌指关节,再到腕关节进行按摩,这样可以促进静脉回流,有助于缓解症状。但按摩时手法要轻,尤其是关节突起部位,以防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2、石蜡疗法 石蜡疗法是用温度在40-45℃的石蜡直接敷于患处,这样
肩手综合征能治疗好吗
肖士鹏 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肩手综合征是否能治疗好应根据病情所处时期、有无及时治疗等因素进行判断。 如果肩手综合征患者处于病情早期且及时进行治疗,则能够治愈。但是如果患者处于病情晚期,出现手部活动功能障碍、肌萎缩等症状,且未及时进行治疗,则预后较差,很难使病情治愈,只能通过治疗改善临床症状。 患者平时应避免上肢长时间保持同一姿
肩-手综合征该如何预防
肖士鹏 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肩-手综合征的专业术语是肩手综合征,预防肩手综合征的方法有适当运动、佩戴支具、保持正确的体位等。 1.适当运动 适当进行手部和肩部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避免长期保持同一个姿势,有助于预防肩手综合征。 2.佩戴支具 急性腕关节和肩关节的活动时,应该佩戴支具,避免肩部出现劳累,诱发肩手综合征。 3.
肩-手综合征是什么
肖士鹏 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肩-手综合征即肩手综合征,肩手综合征主要是指单侧或双侧肩部疼痛,同时伴有手部肿胀、疼痛、僵硬、皮肤颜色改变等表现的疾病。 肩手综合征好发于偏瘫患者。患者患病期间可出现关节水肿、手背部肿胀、活动受限、局部疼痛、大小鱼际畸形等症状,若治疗不及时,则会导致手部畸形、患手废用等后遗症。肩手综合征的发生与意外
肩-手综合征该如何治疗
肖士鹏 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肩-手综合征又称肩手综合征,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中医治疗、物理治疗等。 1.一般治疗 进行向心压缩性缠扎、向心性按摩、冰水浸泡可以促进静脉回流,改善血液循环,避免患手损伤。 2.药物治疗 患者应该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依托考昔片等药物,减轻肌肉、软组织的疼痛症状。 3.中
什么是肩手综合征
姚哈斯 主任医师
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 三甲
肩手综合症又称反射性的交感神经营养不良,这也是脑血管病人的一个常见的并发症。肩手综合症与交感神经介入性密切相关的疼痛有关,肩手综合征发病率是在10%到75%左右。在45-78岁年龄之间的病人容易发生影响肢体的功能恢复,临床主要表现为疼痛、感觉异常、血管功能障碍、水肿、出汗异常及营养障碍。不适当的被动活动,会导致肩关节外伤,引发肩手综合征,
肩手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孙淑建 副主任医师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三甲
肩手综合征临床表现,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肩手综合征会造成肩关节、手指疼痛以及肿胀等表现。第二、随着病情进展,会导致肩关节疼痛以及肿胀明显加剧,并造成肩关节以及手指活动受限,可以引起手指营养不良,造成局部感觉障碍等。第三、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会造成肩手僵直表现等,丧失原有功能。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