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神经损伤什么症状
中枢神经损伤会引发运动、感觉、反射、自主神经及认知精神等多方面障碍。运动功能障碍包括肌力变化(如脊髓损伤致损伤平面以下肌力下降)和肌张力改变(如锥体系损伤致肌张力增高、锥体外系损伤致肌张力降低);感觉功能障碍有感觉减退或丧失(如脑梗死致痛觉减退等)和感觉过敏(如对正常刺激产生过强反应);反射异常表现为深反射亢进(如脑出血致深反射亢进)和浅反射减弱或消失(如脊髓损伤致浅反射减弱或消失);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包含二便功能障碍(如脊髓损伤致尿失禁等)和体温调节障碍(如脑干损伤致体温波动异常);认知与精神障碍有认知功能减退(如脑外伤致近记忆力减退等)和精神症状(如脑卒中后出现抑郁情绪等)。
一、运动功能障碍
(一)肌力变化
中枢神经损伤后可出现肌力异常,如肌力减弱,这是因为中枢神经系统对肌肉的支配传导受到影响。例如脊髓损伤时,损伤平面以下的肌肉肌力可能会不同程度下降,依据神经学检查中的肌力分级标准(0-5级)来判断具体减弱程度,0级为完全瘫痪,5级为正常肌力,患者可能表现为无法完成正常的肢体运动,像上肢不能抬举、下肢不能站立行走等。在儿童中枢神经损伤中,可能会影响其正常的运动发育进程,比如本该学会走路的年龄却无法独立行走。
(二)肌张力改变
可出现肌张力增高或降低。肌张力增高表现为肌肉僵硬,被动活动时阻力增大,常见于锥体系损伤,如脑出血累及内囊后肢影响锥体束时,会出现上肢屈肌、下肢伸肌肌张力增高,呈现典型的“痉挛状态”;肌张力降低则表现为肌肉松弛,肌力减弱,见于锥体外系损伤等情况,患者肢体可能松软无力,活动时缺乏正常的阻力感。不同年龄人群表现有所差异,老年人中枢神经损伤后肌张力异常可能导致日常生活活动受限,如穿衣、洗漱等动作难以完成;儿童中枢神经损伤导致的肌张力异常会严重影响其运动功能的正常发展。
二、感觉功能障碍
(一)感觉减退或丧失
中枢神经损伤可引起感觉减退或丧失,包括浅感觉(触觉、痛觉、温度觉)和深感觉(位置觉、运动觉、震动觉)。例如脑梗死累及感觉传导通路时,患者可能出现身体某一部位的痛觉减退或消失,若损伤部位影响到深部感觉传导,会导致患者无法准确感知肢体的位置和运动情况,走路时可能出现步态不稳等情况。在小儿中枢神经损伤中,可能表现为对疼痛刺激反应不敏感等情况,影响其对自身身体状况的感知和正常活动的调整。
(二)感觉过敏
少数中枢神经损伤患者可出现感觉过敏现象,即对正常强度的刺激产生过强的感觉反应。比如轻微的触摸就会让患者感觉疼痛难忍,这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对感觉信号的处理异常,导致对感觉刺激的阈值降低。不同年龄段人群中,感觉过敏的表现可能在程度和对生活影响程度上有所不同,成年人可能因感觉过敏影响日常的皮肤接触等活动,儿童可能因感觉过敏而抗拒正常的身体接触等情况。
三、反射异常
(一)深反射亢进
如膝跳反射、跟腱反射等深反射可出现亢进现象,表现为反射活动增强,反射潜伏期缩短等。这是因为中枢神经损伤后,对脊髓反射中枢的抑制作用减弱,使得脊髓反射更容易被激发。例如脑出血患者若影响到锥体束,可导致深反射亢进,出现膝跳反射叩击后小腿快速伸展等表现。儿童中枢神经损伤出现深反射亢进时,需要密切关注其神经系统发育情况,因为异常的深反射可能提示存在神经系统的病理改变。
(二)浅反射减弱或消失
腹壁反射、提睾反射等浅反射可减弱或消失。浅反射减弱或消失是由于中枢神经损伤后,脊髓相应节段的反射弧受到影响。比如脊髓损伤平面以下的患者,可能出现腹壁反射减弱或消失的情况。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浅反射异常的临床意义有所不同,老年人中枢神经损伤后浅反射异常可能反映其神经系统功能衰退的情况,儿童则需要结合其生长发育情况来综合判断是否存在神经发育异常等问题。
四、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一)二便功能障碍
中枢神经损伤常导致二便功能障碍,如尿失禁或尿潴留,以及大便失禁或便秘等。例如脊髓损伤患者,由于脊髓排尿、排便中枢与大脑皮层的联系中断,可出现尿潴留或尿失禁,同时可能伴有大便的排泄异常。在儿童中枢神经损伤中,二便功能障碍会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和生长发育,需要特别的护理和干预。对于成年人,二便功能障碍可能导致泌尿系统感染、皮肤压疮等并发症,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来改善患者的状况。
(二)体温调节障碍
中枢神经损伤可能影响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体温调节异常。例如脑干损伤累及体温调节中枢时,患者可能出现体温波动异常,表现为体温过高或过低。老年人中枢神经损伤后体温调节功能本身就相对较弱,此时更易出现体温调节障碍,需要密切监测体温变化,采取相应的保暖或降温措施。儿童中枢神经损伤出现体温调节障碍时,由于其体温调节机制尚未完善,更需要精细的护理来维持体温的稳定。
五、认知与精神障碍
(一)认知功能减退
中枢神经损伤可导致认知功能减退,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定向力障碍等。例如脑外伤患者可能出现近记忆力减退,对近期发生的事情难以回忆,同时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在某一事物上。不同年龄的患者认知功能减退的表现和影响程度不同,老年人本身认知功能随年龄有一定衰退趋势,中枢神经损伤后这种减退可能更为明显,会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儿童中枢神经损伤导致的认知功能减退可能影响其学习和智力发育进程。
(二)精神症状
部分中枢神经损伤患者可出现精神症状,如抑郁、焦虑、兴奋躁动等。例如脑卒中后患者可能出现抑郁情绪,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不同性别患者在精神症状表现上可能有一定差异,女性相对可能更容易出现抑郁等情绪问题,在护理和治疗中需要关注不同性别的特点来进行个性化的干预。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精神症状的处理方式也有所不同,儿童患者需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通过合适的方式来缓解可能出现的精神方面的异常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