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表糜烂性胃炎的症状主要有上腹部疼痛、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患者可通过饮食调理、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
一.症状
1.上腹部疼痛
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隐痛、胀痛或刺痛等。疼痛程度不一,部分患者疼痛较轻,仅在进食后或饥饿时稍感不适;而有些患者疼痛较为明显,甚至影响日常生活。疼痛多位于上腹部正中或偏左、偏右,有时疼痛还可放射至背部。
2.消化不良
患者常出现腹胀、嗳气、反酸等症状。进食后感觉腹部饱胀不适,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延长,难以消化。
3.食欲不振
由于胃部不适,患者对食物的兴趣降低,进食量减少,长期可导致体重下降。
二.治疗
1.饮食调理
避免吃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规律饮食,定时定量,细嚼慢咽,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软米饭等。
2.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减轻精神压力,可通过运动、听音乐等方式放松心情;避免滥用损伤胃黏膜的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
3.药物治疗
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等,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也可以遵医嘱搭配胃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硫糖铝、枸橼酸铋钾等,形成保护膜,促进胃黏膜修复;如果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可遵医嘱需采用四联疗法进行根除治疗,即一种质子泵抑制剂+两种抗生素+一种铋剂,常用药物有奥美拉唑、甲硝唑、阿莫西林、胶体果胶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