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腹泻的症状为排便次数增多、粪便性状改变、腹痛等。
1.排便次数增多
慢性腹泻患者排便次数明显多于正常情况,通常每天排便次数在3次以上。对于不同年龄段人群,正常排便次数有所差异。婴儿每天排便25次可能属于正常范围,若排便次数突然增多且持续时间较长则可能是慢性腹泻;儿童和成年人一般每天排便1-2次,当排便次数超过3次且持续超过4周,就需警惕慢性腹泻。生活方式如经常进食生冷食物、过度饮酒等可能增加排便次数。有肠道疾病病史的人群更易出现排便次数增多的症状。
2.粪便性状改变
粪便可表现为稀便、水样便、黏液便、脓血便等。稀便质地较软,不成形;水样便则如同水一样,没有固体成分;黏液便可见粪便中带有透明或白色的黏液;脓血便则是粪便中混有血液和脓液。老年人由于肠道功能减退,更容易出现粪便性状的改变。女性在经期或孕期,身体激素水平变化,也可能影响粪便性状。长期精神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的人群出现粪便性状改变的概率相对较高。有肠道感染病史、炎症性肠病病史的患者,粪便性状改变可能更为明显。
3.腹痛
多数患者会伴有不同程度的腹痛,疼痛部位多在脐周或下腹部。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隐痛、胀痛、绞痛等。隐痛一般程度较轻,患者能忍受;胀痛常感觉腹部有胀满感和疼痛感;绞痛则疼痛较为剧烈,呈阵发性发作。青少年在生长发育阶段,肠道较为敏感,出现慢性腹泻时腹痛可能较为明显。男性从事重体力劳动后,身体疲劳可能加重腹痛症状。不良的饮食习惯如暴饮暴食、进食过快等可能诱发腹痛。有腹部手术史的患者,肠道粘连等情况可能导致腹痛症状更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