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应该吃什么药
慢性肾炎常用药物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可降压、减少尿蛋白、延缓肾功能恶化,双侧肾动脉狭窄、高钾血症、孕妇禁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抑制免疫炎症反应,长期用有不良反应需监测调整;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用于严重患者,有不良反应需定期监测指标;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出现水肿时用,长期用致电解质紊乱,老年和肾功能不全者需注意相应情况。
一、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这类药物不仅能降低血压,还可减少尿蛋白,延缓肾功能恶化。例如卡托普利,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生成,从而发挥降压、减少尿蛋白等作用;氯沙坦则是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来达到相应效果。对于有高血压的慢性肾炎患者较为适用,能在控制血压的同时保护肾脏,但双侧肾动脉狭窄、高钾血症患者禁用。孕妇使用可能会影响胎儿发育,也需禁用。
二、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对于部分病理类型适合的慢性肾炎患者可能会用到。通过抑制免疫炎症反应发挥作用,但长期使用可能会有感染、骨质疏松、血糖升高等不良反应。使用时需密切监测,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及对药物的反应调整剂量。
免疫抑制剂:比如环磷酰胺,常用于一些病情较为严重的慢性肾炎患者。可抑制免疫细胞的功能,但有骨髓抑制、出血性膀胱炎等不良反应风险。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血常规、尿常规等指标。青少年使用时要特别注意药物对生长发育可能产生的影响,老年患者使用时要关注其肝肾功能及感染等风险。
三、利尿剂
当慢性肾炎患者出现水肿时可使用利尿剂,如氢氯噻嗪。通过促进尿液排出减轻水肿,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电解质紊乱等问题。对于老年患者,使用利尿剂时要注意监测电解质,避免出现低钠、低钾等情况;对于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要根据肾功能情况调整药物剂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