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小球肾炎如何治疗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治疗感染灶和对症治疗。一般治疗有急性期卧床休息及逐步增加活动量、给予富含维生素的低盐饮食等;治疗感染灶需对仍有咽部或皮肤感染灶者用抗生素,儿童选药要考虑其情况;对症治疗包括对水肿明显者用利尿剂、血压高者用降压药以及出现并发症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儿童在治疗中需特别关注相关情况。
一、一般治疗
1.休息:急性期需卧床休息,通常休息2-3周,待肉眼血尿消失、水肿减退及血压恢复正常后,可逐步增加活动量。儿童患者因自我约束能力相对较差,更需家长督促严格休息,避免过早剧烈运动导致病情反复。
2.饮食:应给予富含维生素的低盐饮食。有水肿及高血压的患者,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钠盐摄入量宜控制在2-3g。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保证营养均衡的同时控制钠盐摄入,避免因口味偏好等原因过量摄入钠盐加重水肿。若患者存在肾功能不全,还需根据肾功能情况适当限制蛋白质摄入。
二、治疗感染灶
1.抗生素应用:对于仍有咽部、皮肤感染灶的患者,需应用抗生素治疗,一般选用青霉素类抗生素,如患者对青霉素过敏,可选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等。感染是急性肾小球肾炎常见的诱发因素,及时清除感染灶有助于病情恢复,不同年龄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不同,儿童患者在选择抗生素时需充分考虑其肝肾功能及药物不良反应等情况。
三、对症治疗
1.利尿消肿:经限制钠盐摄入后水肿仍明显的患者,可选用利尿剂,如氢氯噻嗪等。通过利尿可减轻水肿症状,儿童患者使用利尿剂时需密切监测电解质情况,防止出现电解质紊乱。
2.控制高血压:经休息、限盐后血压仍高者,需选用降压药物,如钙通道阻滞剂等。高血压可加重肾脏负担,及时控制血压对保护肾功能至关重要,不同年龄患者的血压控制目标略有差异,儿童患者的血压控制需更加谨慎,避免因降压过度影响脏器灌注。
3.防治并发症:若出现急性心力衰竭等并发症,需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急性肾小球肾炎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尤其是儿童患者,病情变化相对较快,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