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5期即终末期肾病,eGFR显著降低<15ml/(min·1.73m2),有严重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和尿毒症症状,需肾脏替代治疗,不同年龄段、性别、生活方式及特殊人群有不同特点,老年患者需注意透析并发症,儿童需考虑生长发育特点,妊娠期患者需多学科协作综合考虑母婴安全
糖尿病肾病5期即终末期肾病,eGFR显著降低<15ml/(min·1.73m2),有严重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和尿毒症症状,需肾脏替代治疗,不同年龄段、性别、生活方式及特殊人群有不同特点,老年患者需注意透析并发症,儿童需考虑生长发育特点,妊娠期患者需多学科协作综合考虑母婴安全
糖尿病肾病5期即终末期肾病(ESRD),此期肾小球滤过率(eGFR)显著降低,<15ml/(min·1.73m2),患者会出现严重的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伴有明显的尿毒症症状,如恶心、呕吐、乏力、贫血等。肾脏几乎失去了排泄代谢废物和调节内环境稳定的功能,需要依靠肾脏替代治疗,如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肾移植来维持生命。在年龄方面,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在进入5期后,对于肾脏替代治疗的耐受性和预后可能有所不同,一般来说,老年患者可能合并更多基础疾病,耐受性相对较差;性别差异在5期时主要体现在整体健康状况和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上,但并非决定疾病进程的关键因素;生活方式方面,此期患者需要严格限制水、盐摄入,避免加重水钠潴留,且要避免劳累等,因为劳累可能进一步加重身体负担;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进入5期时,往往糖尿病病程较长,血糖控制通常较差,需要更密切地监测和调整治疗方案来应对终末期肾病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对于特殊人群,比如老年糖尿病肾病5期患者,要特别注意透析过程中的低血压等并发症,需缓慢调整透析方案;儿童糖尿病肾病相对少见,但一旦发展到5期,治疗上需充分考虑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肾移植可能是更合适的选择,但要谨慎评估手术风险和术后免疫抑制等问题;妊娠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进入5期时,情况更为复杂,需要多学科协作,综合考虑母婴安全,可能需要提前规划肾脏替代治疗的时机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