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脊髓损伤后遗症怎么办
颈脊髓损伤后遗症的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关节活动度、肌力、平衡协调训练)、作业治疗(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康复工程(使用辅助器具);药物治疗针对伴随症状用非甾体抗炎药等但需注意用药原则;心理干预关注患者焦虑抑郁等问题并分人群疏导;并发症预防与处理包括压疮(定期翻身等)、肺部感染(深呼吸咳嗽咳痰等训练)、泌尿系统感染(多饮水等)。
作业治疗:着重于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如穿衣、进食、洗漱等方面的训练,根据患者具体的功能障碍情况进行针对性训练,不同年龄的患者训练内容和难度会有所不同,儿童患者可能更侧重简单生活技能的启蒙训练,而成年患者则偏向于复杂日常生活活动的恢复。
康复工程:可使用辅助器具,如颈托来稳定颈部,帮助维持颈椎的稳定性,对于有行走障碍的患者可使用轮椅、助行器等,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功能需求选择合适的辅助器具,同时要考虑患者的年龄差异,儿童使用的辅助器具需符合其生长发育特点。
药物治疗
目前针对颈脊髓损伤后遗症暂无特效的针对性治疗药物,但可根据具体伴随症状使用药物,如伴有疼痛时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缓解疼痛,但需严格遵循药物使用的一般原则,注意药物的适应证和禁忌证等,尤其要关注特殊人群的用药情况,比如儿童、老年人或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在用药时需谨慎评估。
心理干预
颈脊髓损伤后遗症会给患者带来身体和生活上的诸多不便,容易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都需要进行心理干预,例如对于儿童患者,家长和医护人员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心理疏导,帮助其适应身体的变化;成年患者可能需要通过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方式来缓解心理压力,树立康复的信心,使其能够积极配合康复治疗。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压疮:由于患者长期卧床等原因容易发生压疮,要定期为患者翻身、更换体位,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对于不同皮肤状况的患者要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比如皮肤干燥的患者要注意保湿,皮肤容易出汗的患者要及时清洁。对于已发生压疮的患者,要根据压疮的严重程度进行相应处理。
肺部感染: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咳嗽咳痰训练,协助患者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降低肺部感染的风险,尤其对于年老体弱或有慢性肺部疾病病史的患者要更加注重肺部护理。
泌尿系统感染:指导患者多饮水,保持尿道通畅,定期进行膀胱功能训练等,对于留置导尿管的患者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预防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