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小球肾炎治疗
急性肾小球肾炎治疗包括一般治疗(休息、饮食)、治疗感染灶(抗生素应用)、对症治疗(利尿消肿、降压治疗)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儿童需关注生长发育、心理护理,老年需综合基础疾病、谨慎用药监测肝肾功能)。
一、一般治疗
1.休息:急性期需卧床休息,通常2-3周,待肉眼血尿消失、水肿减退及血压恢复正常后可逐步增加活动量。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充足休息有助于身体恢复,若休息不充分可能影响病情恢复进程。
2.饮食:应给予低盐饮食,每日食盐摄入量宜控制在2-3g。有水肿及高血压的患者,需限制水的摄入,一般每日入量为前一日尿量加上500ml左右。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饮食调整需兼顾其营养需求与病情控制,例如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要保证足够的蛋白质摄入,但需选择优质蛋白,如瘦肉、鸡蛋、牛奶等,同时避免过多盐分和水分摄入加重水肿和高血压。
二、治疗感染灶
1.抗生素应用:若有明确的链球菌感染证据,如咽拭子培养A组β溶血性链球菌阳性等,需使用抗生素清除感染灶。一般选用青霉素类抗生素,如青霉素,其对链球菌有较好的抗菌作用。对于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等。感染是急性肾小球肾炎常见的诱发因素,及时清除感染灶有助于病情恢复,不同年龄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不同,儿童使用时需根据体重等调整剂量,且要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三、对症治疗
1.利尿消肿:经休息、限盐后水肿仍明显者,可使用利尿剂,如氢氯噻嗪。通过利尿可减轻水肿,改善患者症状。但使用利尿剂时需注意监测电解质,避免出现低钾、低钠等电解质紊乱情况,儿童使用利尿剂要密切关注尿量、体重变化及电解质情况。
2.降压治疗:经休息、限盐和利尿后血压仍高者,需用降压药物,如硝苯地平。血压控制不佳可能加重肾脏损害,不同年龄患者的血压控制目标略有差异,儿童血压控制需更谨慎,要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并密切监测血压变化。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急性肾小球肾炎在治疗过程中需特别关注生长发育情况,使用药物时要严格按照儿童体重等调整剂量,避免因药物剂量不当影响儿童健康。同时,要注意心理护理,儿童可能因疾病导致活动受限等产生焦虑情绪,需给予关心和疏导。
2.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常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时需综合考虑基础疾病情况。使用药物时要更加谨慎,密切监测肝肾功能,因为老年患者肝肾功能减退可能影响药物代谢,导致药物蓄积等不良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