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盂肾炎的诊断需综合多方面情况,临床表现多样不典型,实验室检查中尿常规可见相关异常,尿细菌学检查有特定菌落计数诊断意义,影像学检查里超声、静脉肾盂造影、CT各有特点及需注意事项,肾功能检查可评估晚期肾功能减退情况,要综合各方面结果并考虑患者个体因素确保准确诊断。
一、临床表现评估
慢性肾盂肾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多样且不典型,可伴有反复发作的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也可能仅有低热、腰酸、乏力等非特异性表现,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表现可能略有差异,例如女性由于生理结构特点更易患泌尿系统感染,进而发展为慢性肾盂肾炎时症状可能相对更易被忽视;儿童患者可能除上述表现外还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等情况。
二、实验室检查
1.尿常规:可见白细胞、红细胞、蛋白尿等。尿中白细胞增多通常提示泌尿系统存在炎症反应,红细胞可能因肾盂肾盏黏膜受损而出现,蛋白尿则与肾脏受损导致滤过功能异常有关,不同年龄人群尿常规正常参考值不同,需结合具体年龄判断。
2.尿细菌学检查:清洁中段尿细菌培养菌落计数≥10CFU/ml具有诊断意义,但需注意留取标本的规范性,避免污染影响结果。对于反复发作的慢性肾盂肾炎患者,多次尿细菌培养有助于明确致病菌及指导治疗。
三、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可观察肾脏大小、形态及结构,慢性肾盂肾炎患者可能出现肾脏表面凹凸不平、双肾大小不等、肾盂肾盏变形等表现,超声检查简便无创,可作为初步筛查手段,不同年龄儿童肾脏超声表现有其自身特点,检查时需考虑儿童配合度等因素。
2.静脉肾盂造影(IVP):可见肾盂肾盏变形、缩窄,肾脏轮廓不规则等慢性改变,对于诊断慢性肾盂肾炎有重要价值,但存在一定辐射风险,需权衡利弊后选择,尤其要考虑儿童对辐射的敏感性及孕妇等特殊人群的禁忌。
3.CT检查:能更清晰显示肾脏形态、结构变化,对于鉴别诊断有一定帮助,同样需关注辐射剂量问题,在特殊人群中谨慎应用。
四、肾功能检查
慢性肾盂肾炎患者晚期可出现肾功能减退,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血肌酐升高等。通过检测肾功能指标可以评估肾脏受损程度及疾病进展情况,不同年龄阶段肾功能正常参考值不同,需准确判断患者肾功能状态,以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
综合以上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肾功能检查等多方面的结果,综合分析判断以确诊慢性肾盂肾炎,在整个诊断过程中需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等因素对检查结果及疾病表现的影响,确保诊断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