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空洞症症状表现是什么

来源:民福康

脊髓空洞症有感觉、运动、自主神经功能及其他等多方面症状,感觉有痛温觉障碍及部分深感觉异常;运动有肌肉无力与萎缩、肌张力改变;自主神经功能有皮肤营养障碍、肢体肿胀或发凉;其他有脊柱畸形及病变累及延髓时出现吞咽困难等表现。

一、感觉症状

1.痛温觉障碍:脊髓空洞症患者常出现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表现为痛觉和温度觉减退或消失,而触觉保留。这是因为脊髓内传导痛温觉的神经纤维在空洞区域受到影响,而传导触觉的纤维相对完整。例如,患者可能在手部等部位对冷热刺激不敏感,但能感知物体的粗糙等触觉。这种感觉障碍在儿童和成人中均可出现,若儿童长期处于痛温觉异常的状态,可能会因无法及时察觉烫伤等危险而造成更严重的损伤;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可能会影响其对身体不适的正常感知,导致病情延误。

2.深感觉异常: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深感觉(如位置觉、振动觉)的异常,但相对痛温觉障碍来说发生率稍低。

二、运动症状

1.肌肉无力与萎缩:病变节段支配的肌肉可出现无力、萎缩,常见于手部小肌肉,如鱼际肌、骨间肌等,表现为手部肌肉变薄、变细,精细动作受限。随着病情进展,可累及前臂、上臂甚至其他肢体肌肉。儿童时期发病的脊髓空洞症患者,肌肉无力和萎缩会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和运动功能发展,可能导致患儿在运动技能发育上落后于同龄人;成年患者则会明显影响日常的工作和生活能力,如无法完成精细的手工操作等。

2.肌张力改变:早期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肌张力减低,晚期由于肌肉萎缩等情况,肌张力可能逐渐增高,表现为肢体僵硬等。

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1.皮肤营养障碍:皮肤可出现营养性改变,如皮肤增厚、过度角化、汗液分泌异常等。由于痛温觉障碍,患者可能对皮肤的损伤不易察觉,进而导致皮肤反复受到创伤,加重皮肤营养障碍的程度。儿童患者皮肤相对娇嫩,皮肤营养障碍可能影响其皮肤的正常发育和健康;成年患者若不注意皮肤护理,也会因皮肤营养问题出现溃疡等更严重的情况。

2.肢体肿胀或发凉:部分患者可出现病变节段以下肢体的肿胀或发凉,这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导致的血管舒缩功能异常有关。

四、其他症状

1.脊柱畸形:长期的脊髓空洞症可能导致脊柱侧弯等畸形,尤其在儿童生长发育阶段,脊柱畸形会影响身体的正常形态和功能,可能导致心肺等重要脏器受压,影响呼吸和循环功能。

2.延髓受累表现(若病变累及延髓):可出现吞咽困难、声音嘶哑、饮水呛咳等症状,这是因为延髓内的神经结构受到空洞影响,影响了吞咽、发音等功能相关的神经传导。

了解疾病
脊柱畸形
脊柱畸形是指脊柱于冠状位、矢状位、轴向位偏离正常位置,主要表现为侧、后、前凸以及旋转等多种复杂畸形。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脊髓空洞症会使人患癌症吗
朱希山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脊髓空洞症不会使人患癌症。相反,癌症是脊髓空洞症的诱因之一。 脊髓空洞症是一种因脊髓内液体异常流动而产生的退行性病变,髓内室管膜瘤、血管母细胞瘤、小脑肿瘤等癌症因素可造成脊髓血管内液体外渗,影响正常脑脊液流动,造成脊髓空洞诱发该病。脊髓空洞症主要表现为病变处疼痛,手臂或颈胸处感觉障碍,脊髓相应支配区
脊椎空洞症有多严重
张涛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脊椎空洞症一般是指脊髓空洞症,其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脊髓变性疾病,通常比较严重。 脊髓空洞症起病缓慢,可逐渐加重,主要表现为感觉异常、感觉过敏、动作不灵活、皮肤营养障碍、构音障碍、吞咽困难等,所以比较严重。若患者能够积极接受治疗,生活质量往往可以得到改善,但不能治愈;但是如果未接受治疗,则病情会进一步
干性湿疹是怎么引起的,应注意什么
郑占才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干性湿疹主要是由年龄增长、洗浴次数过多、神经系统疾病等原因引起的。患者需注意做好皮肤管理、穿戴合适的衣物、保持环境湿润等。 一、干性湿疹的病因 1、年龄增长 随着年龄增长,皮脂腺的排泌功能和保水功能会逐渐降低,导致皮肤表面油脂和水分不足,引起干性湿疹。 2、洗浴次数过多 洗浴次数过多会清除皮肤表面保
小脑下疝脊髓空洞症
任毅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小脑下疝脊髓空洞症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可能导致多种症状和并发症。以下是关于小脑下疝脊髓空洞症的一些重要信息: 一、症状 1.感觉异常 患者可能会感到手脚麻木、刺痛、无力或感觉丧失。 2.运动障碍 上肢或下肢可能出现无力、共济失调(协调问题)或肌肉抽搐。 3.疼痛 颈部、肩部或背部可能出现疼痛。
脊髓空洞如何治疗
顿志平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脊髓空洞即脊髓空洞症,患者可以通过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处理。 1、物理治疗:比如脊髓空洞症患者可以通过理疗、高压氧治疗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炎症,避免肌肉萎缩进一步加重。 2、药物治疗: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口服营养神经类药物治疗,改善微循环神经功能。常用药物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的症状
顿志平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的症状和体征一般包括枕颈区压迫综合征、脊髓空洞症状以及脑脊液受阻症状等。 1、枕颈区压迫综合征 患者可能会表现出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受损现象,比如声音嘶哑、吞咽困难,还可能伴有眼球震颤、晕厥发作、窦性心动过速、耳鸣等现象。 2、脊髓空洞症状 患者早期可能会出现肩颈部、上肢部位疼痛不适
脊髓空洞症的症状
顿志平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脊髓空洞症可导致患者出现感觉症状、运动症状以及自主神经损害症状等。 1、感觉症状 多数患者可出现感觉异常或感觉过敏表现,还会出现非根性节段性疼痛,表现为上肢、肩部以及上胸部疼痛、麻木等。 2、运动症状 脊髓空洞累及脊髓前角时会导致患者出现单侧上肢肌无力、肌肉萎缩等症状;累及侧索时可引起上运动神经元瘫
什么是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伴脊髓空洞症
顿志平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伴脊髓空洞症主要是指患者小脑扁桃体向下或延髓下部、四脑室延伸,通过枕骨大孔后,进入颈椎管,造成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同时脊髓内充满液体的异常空洞表现。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伴脊髓空洞症属于一种先天性疾病,可能是胚胎时期,中胚层体节枕部发育异常,导致枕骨发育迟滞,小脑和脑干发育正常,出生
脊髓空洞的CT影像表现是什么
李彩霞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三甲
脊髓空洞症在CT上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脊髓空洞症在脊髓内,可以看见边界清楚低密度囊腔,CT值跟脑脊液CT值一样。第二,如果空洞内含蛋白量较多就呈等密度而不是低密度,平扫就有可能漏诊。第三,如果伴有脊髓肿瘤时候,还可以看见脊髓不规则膨大,密度不均匀,空洞壁一般比较厚,增强扫描时候肿瘤实质内可见结节状、斑片状异常强化。第四,外伤后形成空
脊髓空洞的磁共振影像表现是什么
李彩霞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三甲
脊髓空洞症核磁表现其实跟CT差不多,主要是信号表现不一样,核磁在矢状位上能够显示空洞全貌,即从上到下整个范围度可以看得见,呈脊髓中央异物囊性空洞,在T1和T2加权像上信号与脑脊液完全一致。具体可以分为交通性脊髓空洞症、外伤性脊髓空洞。1.交通性脊髓空洞症交通性脊髓空洞症是由于空洞内液体波动,有时候会出现一种低信号流空效应,T1和T2上面都
做腰椎穿刺手术会不会引起脊髓空洞症
陈仲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三甲
腰椎穿刺通常在腰4-5腰5骶1进行,很少在胸12腰1进行。当然也有一些胸椎椎间盘突出从腰1以上会涉及到脊髓,只有穿刺到脊髓才会损伤到脊髓,最终有可能引起脊髓损伤或脊髓空洞。但脊髓空洞很少是由于穿刺引起的,多数是原发的病变。腰椎穿刺所在的位置都是马尾的位置,即使穿到硬膜囊内,也不至于损伤马尾,可以避开针尖,所以一般腰椎穿刺不会引起脊髓空洞症
脊髓空洞症手术需要多长时间
王汉斌 副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脊髓空洞症手术的时间取决于手术的方式、手术的复杂程度。比如后颅窝减压术,一般时间大约在2~3个小时,如果是进行内减压,即如果切开硬膜进行小脑扁桃体的切除,时间会相应的增加。如果患者存在寰椎脱位,需要对寰枢椎进行复位内固定,此种情况下花费的时间将会更长。在目前的现代医学情况下,有时会采用导航等手段来进一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所以耗费的时间可能
脊髓空洞症术后多久复查
王汉斌 副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脊髓空洞作为继发于其他的病变的一种病理过程,其复查的时间是非常重,一般在手术后出院之前或者在术后的三个月、六个月、一年时,分别要进行一次病变部位的核磁检查。核磁检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观察脊髓空洞的变化情况,因为即便是解除了发生的病因,脊髓空洞也未必会有明确的缩小,虽然有的专家认为脊髓空洞缩小是症状改善的金标准或者是非常好的客观标准。但脊髓空
脊髓空洞症中晚期症状
闫秀中 副主任医师
日照市中医医院 三甲
脊椎空洞症晚期的症状,上肢会出现手部肌肉的萎缩,皮肤营养障碍,吞咽困难等不适症状,下肢也会出现温度觉或者是痛觉的消失,也可以出现下肢肌肉萎缩、无力,严重的会出现大小便失禁。所以,脊髓空洞症要早发现,早治疗,避免中晚期的不可逆的损伤。
脊髓空洞症的临床表现
袁明武 主任医师
柳州市工人医院 三甲
脊髓空洞症的临床表现,早期脊髓空洞症可以没有明显的症状。如果出现症状,会表现为分离性的感觉障碍。随着病情的进展,还会有束带感。肢体运动和反射异常是脊髓空洞症比较常见的临床表现。对于脊髓空洞症,在早期不需要做特殊处理,如果是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需要进行脑积液的分流手术。
颈椎脊髓空洞症的症状
闫秀中 副主任医师
日照市中医医院 三甲
颈椎脊髓空洞症表现为相应神经支配区的痛觉、运动症状以及自主神经损害症状,主要表现为前胸、后背、上臂等部位以及手的痛觉和温度觉的感觉障碍。患者的触觉和深感觉保留,也就是临床上出现的所谓分离性感觉障碍,也可以出现手部的骨间肌、鱼际肌等肌肉的萎缩或瘫痪,有时候上臂尺侧的肌肉也可以出现萎缩,严重的可以形成爪形手。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