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主要分为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和急性坏死型胰腺炎两大型,前者大体见胰腺肿大、水肿等,显微镜下有相应表现,约占90%,各年龄段可发,青年及中年相对常见,与暴饮暴食等相关;后者胰腺实质及周围组织有出血、坏死等,约占10%,病情凶险,与严重胆道梗阻、大量酗酒等相关,死亡率高,各年龄段可发,有基础疾病及不良生活方式人群风险高,可通过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辅助诊断。
一、急性胰腺炎的炎症类型划分
急性胰腺炎主要分为急性水肿型胰腺炎(间质水肿性胰腺炎)和急性坏死型胰腺炎(出血坏死性胰腺炎)两大型。
(一)急性水肿型胰腺炎
1.病理表现:大体可见胰腺肿大、水肿、分叶模糊,质地变实,病变多局限在胰尾或胰头,病变部位的胰腺间质有充血、水肿和炎症细胞浸润等表现。显微镜下可见腺泡、间质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少量散在出血坏死灶,血管变化常不明显,渗液一般为清亮液。其发病机制多与胰腺的轻度自身消化等因素相关,多数患者经及时治疗后预后较好,该型约占急性胰腺炎的90%左右。从年龄角度看,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但青年及中年人群相对常见,性别上无明显特异性差异,生活方式方面,若既往有暴饮暴食等不良生活习惯者相对更易诱发。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既往有胆道疾病史等,更需警惕诱发该型胰腺炎。
2.相关研究依据:有研究通过对大量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理组织学观察及临床资料分析,明确了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的上述病理特征及发病特点,临床中通过影像学检查(如腹部B超等)可辅助判断该型胰腺炎的表现,一般可见胰腺轻度肿大等典型影像改变。
(二)急性坏死型胰腺炎
1.病理表现:胰腺实质及周围组织可见出血、坏死,胰腺肿大变硬,腺泡及脂肪组织坏死,血管坏死出血是其主要特点,可见皂化斑形成。病情较为凶险,可伴有多器官功能障碍等严重并发症。其发病往往与多种更强烈的致病因素相关,如严重的胆道梗阻、大量酗酒等,该型约占急性胰腺炎的10%左右,但病情重,死亡率高。在年龄方面,各年龄段都可能发生,但对于有基础疾病且生活方式不良的人群风险更高,性别无明显差异,有胆道疾病史、长期酗酒史等病史的人群更易发展为该型胰腺炎。
2.相关研究依据:众多临床研究通过对急性坏死型胰腺炎患者的尸检、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分析,明确了其病理改变及高危致病因素等情况,例如通过CT等影像学检查可清晰观察到胰腺坏死、出血等典型的坏死型胰腺炎表现,实验室检查中相关炎症指标及胰酶等变化也有其特异性的特点来支持该型胰腺炎的诊断与判断病情严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