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怎么治疗
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对症治疗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一般治疗需急性期卧床休息、调整饮食;药物治疗有抗过敏、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对症治疗包括降压、利尿消肿;特殊人群注意事项要权衡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对小儿生长发育影响、选合适药物、加强护理和心理支持。
一、一般治疗
1.休息与活动:急性期患儿需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量,以减轻肾脏负担,避免劳累。因为过度活动可能会加重肾脏损伤,随着病情好转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但仍需避免剧烈运动。
2.饮食调整:有水肿和高血压的患儿应限制钠盐摄入,给予低盐饮食。对于蛋白尿较多的患儿,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牛奶、瘦肉等,但要根据肾功能情况适当调整摄入量。因为合理的饮食有助于控制病情,减轻水肿等症状。
二、药物治疗
1.抗过敏药物:可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等,以减轻过敏症状,因为过敏性紫癜肾炎与过敏反应密切相关,抗组胺药物能缓解过敏引起的一系列表现。
2.糖皮质激素:对于病情较重的患儿,如出现大量蛋白尿、严重血尿等情况,可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抑制免疫反应的作用,能有效减轻肾脏的炎症损伤,但使用时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剂量,密切监测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如感染风险增加、骨质疏松等,尤其要关注小儿的生长发育影响。
3.免疫抑制剂:当糖皮质激素疗效不佳或病情易复发时,可考虑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能进一步抑制免疫反应,但此类药物有一定的副作用,如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等,在小儿中的使用需谨慎评估利弊。
三、对症治疗
1.降压治疗:对于出现高血压的患儿,可使用降压药物,如ACEI或ARB类药物等,将血压控制在合适范围,以减少高血压对肾脏的进一步损害。要根据小儿的年龄、血压水平等调整降压药物的选择和剂量,密切监测血压变化。
2.利尿消肿:当患儿出现水肿时,可使用利尿剂,如氢氯噻嗪等,减轻水肿症状。但使用利尿剂时要注意电解质平衡,避免出现低钾血症等并发症,尤其对于小儿要密切观察电解质情况。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治疗过程中需特别关注以下方面:
1.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要权衡利弊,尽量选择对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案,密切监测患儿的生长指标,如身高、体重等。
2.药物的选择要考虑小儿的年龄特点,避免使用对小儿肝肾功能影响较大或有明显年龄禁忌的药物。
3.在治疗过程中要加强护理,注意预防感染,因为小儿免疫力相对较低,感染可能会加重病情。同时要关注患儿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因为疾病和长期治疗可能会对小儿心理产生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