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食管炎有什么表现
真菌性食管炎有消化道相关症状,如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反酸烧心、恶心呕吐等,还有全身表现,如发热、消瘦等,在内镜下可见食管黏膜充血、水肿,表面有白色假膜覆盖等特征性改变,吞咽困难等可疑症状者应及时内镜检查,尤其高危人群需定期或及时筛查。
一、症状表现
(一)消化道相关症状
1.吞咽困难:真菌性食管炎患者常出现吞咽困难,这是较为常见的表现之一。其发生机制主要是食管黏膜受真菌侵犯后,炎症导致食管黏膜肿胀、溃疡形成等,使得食管腔狭窄,食物通过受阻。不同年龄段人群均可出现,儿童若患真菌性食管炎,也会因吞咽困难而表现出进食减少、拒食等情况;对于有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吞咽困难可能会加重其营养不良等状况。
2.胸骨后疼痛:患者可感到胸骨后疼痛,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隐痛、灼痛等。这是由于炎症刺激食管神经末梢所致。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饮酒、吸烟等人群患真菌性食管炎时,胸骨后疼痛可能更为明显,因为这些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重食管黏膜的损伤,从而使疼痛加剧。
3.反酸、烧心:部分患者会出现反酸、烧心症状,是因为真菌性食管炎可影响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导致胃酸反流至食管。对于女性患者,在孕期等特殊生理时期,由于激素变化等因素,可能会使反酸、烧心症状更为突出;而有肥胖等生活方式的人群,也更容易出现胃酸反流相关症状。
4.恶心、呕吐:炎症刺激食管及胃部,可引起恶心、呕吐。儿童患者若发生真菌性食管炎出现恶心、呕吐,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老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则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
(二)全身表现
1.发热:病情较重时,患者可能出现发热症状,多为低热或中度发热,这是机体对真菌感染的免疫反应所致。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患有艾滋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发生真菌性食管炎时更容易出现发热且发热可能持续时间较长、程度较难控制。
2.消瘦:长期吞咽困难、进食减少可导致患者体重下降、消瘦。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长期的营养摄入不足都会影响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或导致身体机能衰退。例如,儿童真菌性食管炎患者若长期消瘦,会影响其身高、智力等方面的发育;老年患者消瘦则会降低其生活质量,增加感染等其他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二、内镜下表现
真菌性食管炎在内镜下可见食管黏膜有特征性改变。食管黏膜充血、水肿,表面有白色假膜覆盖,假膜易剥离,剥离后可见糜烂或溃疡。不同个体的内镜表现可能因病情严重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病情较轻时假膜可能较薄、范围较小,病情较重时假膜较厚、范围较广。在进行内镜检查时,对于有吞咽困难等可疑症状的患者应及时进行,以便早期发现真菌性食管炎,尤其是免疫功能低下等高危人群更应定期或及时进行内镜筛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