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盂肾炎是如何引起的
肾盂肾炎的引发因素包括病原体感染、尿路梗阻和机体免疫力低下。病原体感染中上行感染是主要途径,女性因尿道特点等更易发生,血行感染较少见;尿路梗阻分为机械性和功能性梗阻,前者如结石等致尿液积聚,后者如神经源性膀胱致反流;机体免疫力低下者包括患基础疾病、长期用免疫抑制剂、老年人、儿童等,易受细菌侵袭引发肾盂肾炎。
一、病原体感染
1.上行感染:这是肾盂肾炎最主要的感染途径。细菌(常见的如大肠埃希菌等)由尿道上行进入膀胱,引起膀胱炎,若未及时治疗,细菌可沿输尿管向上蔓延至肾脏,引发肾盂肾炎。女性由于尿道短而宽,且距离肛门较近,更容易发生上行感染,尤其在性生活、月经期、更年期等特殊时期,女性尿道黏膜防御能力下降,更易受细菌侵袭。儿童时期,若存在尿道畸形等情况,也可能增加上行感染引发肾盂肾炎的风险。
2.血行感染:较少见,多发生于机体免疫力极低或原有严重尿路梗阻的情况。细菌从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病灶,如皮肤感染、扁桃体炎、肺炎等,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肾脏,引起肾盂肾炎。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血症时,细菌可随血流到达肾脏,导致肾盂肾炎。老年人由于基础疾病较多,免疫力相对较低,血行感染引发肾盂肾炎的可能性相对增加。
二、尿路梗阻
1.机械性梗阻:各种原因引起的尿路狭窄或阻塞,如尿路结石、肿瘤、前列腺增生等,可导致尿液排出受阻。尿液在尿路中积聚,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进而引发肾盂肾炎。例如,尿路结石可阻塞输尿管,使尿液无法顺利排出,肾脏内压力增高,影响肾脏的正常功能,容易诱发肾盂肾炎。男性随着年龄增长,前列腺增生的发生率增加,也可能导致尿路梗阻,增加肾盂肾炎的发病风险。儿童若存在先天性尿路畸形,如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等,也会引起尿路梗阻,增加肾盂肾炎的发生几率。
2.功能性梗阻:神经源性膀胱等可导致膀胱输尿管反流,使尿液从膀胱逆流至输尿管甚至肾盂,细菌随之进入,引发肾盂肾炎。糖尿病患者若合并自主神经病变,可能出现神经源性膀胱,增加膀胱输尿管反流的风险,从而易患肾盂肾炎。
三、机体免疫力低下
1.基础疾病影响:患有糖尿病、艾滋病、慢性肾脏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机体免疫力往往较低,容易受到细菌侵袭。例如,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同时机体的免疫功能也会受到影响,使得肾脏抵御细菌感染的能力下降,更容易发生肾盂肾炎。艾滋病患者免疫系统严重受损,对各种病原体的抵抗力极弱,发生肾盂肾炎的几率明显增加。
2.其他因素: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如接受器官移植后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其免疫力受到抑制,容易发生肾盂肾炎。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机体免疫力逐渐下降,也是肾盂肾炎的易感人群。儿童时期,尤其是婴幼儿,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免疫力相对较低,也较容易患肾盂肾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