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盂肾炎是怎么引起的
肾盂肾炎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最常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感染途径有上行感染(女性尿道短宽、距肛门近及儿童输尿管特点等易致,女性特殊时期及儿童易发生)、血行感染(全身性感染病灶细菌经血达肾,免疫力低下者易发生)、淋巴道感染(少见);易感因素包括泌尿系统结构或功能异常(尿路梗阻、膀胱-输尿管反流致尿潴留或细菌定植易感染)、机体免疫力低下(糖尿病、长期用免疫抑制剂、老年人易因抵抗力弱发肾盂肾炎)、妊娠时输尿管蠕动减弱、子宫压迫致尿引流不畅易患。
一、感染途径
1.上行感染
女性因素:女性尿道短而宽,且距离肛门较近,这使得细菌更容易从尿道上行进入膀胱,进而沿输尿管蔓延至肾盂引起肾盂肾炎。例如,性生活时容易将周围的细菌带入尿道,增加感染风险;另外,女性在经期、更年期等特殊时期,局部的生理环境改变,也会增加上行感染的可能性。
年龄因素:儿童时期,由于尿路解剖生理特点,也可能发生上行感染引发肾盂肾炎,比如幼儿的输尿管相对宽而直,且膀胱-输尿管反流的发生率较高,细菌容易从膀胱逆流至肾盂。
2.血行感染
全身性感染时:当身体其他部位有感染病灶,如皮肤感染、疖痈、扁桃体炎等,细菌可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肾脏引起肾盂肾炎。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血症时,细菌可随血流到达肾皮质,引起肾盂肾炎。这种感染途径在机体免疫力低下时更易发生,如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等,他们的机体抵抗力较弱,血行感染的风险相对较高。
3.淋巴道感染:盆腔和腹腔的感染可通过淋巴道感染肾脏,但这种情况较为少见。
二、易感因素
1.泌尿系统结构或功能异常
尿路梗阻:如尿路结石、前列腺增生、先天性尿路畸形等,可导致尿液排出受阻,尿液潴留,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从而增加肾盂肾炎的发生风险。例如,尿路结石会引起尿液引流不畅,使细菌在局部大量繁殖,进而感染肾盂。
膀胱-输尿管反流:指排尿时尿液从膀胱逆流至输尿管甚至肾盂的现象。儿童时期膀胱-输尿管反流较为常见,反流使细菌容易在肾盂部位定植,引发感染。
2.机体免疫力低下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机体抵抗力下降,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减弱,容易发生尿路感染,进而发展为肾盂肾炎。据相关研究,糖尿病患者发生肾盂肾炎的概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
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如接受器官移植后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其免疫系统受到抑制,对细菌的清除能力减弱,容易发生各种感染,包括肾盂肾炎。
老年人:老年人机体各器官功能衰退,免疫力下降,且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如前列腺增生等,更容易发生肾盂肾炎。
3.其他因素
妊娠:女性在妊娠期间,由于内分泌及机械性原因使输尿管蠕动功能减弱,子宫增大压迫输尿管,导致尿液引流不畅,容易发生肾盂肾炎。妊娠是女性肾盂肾炎的一个重要易感因素,据统计,妊娠女性肾盂肾炎的发生率较非妊娠女性明显升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