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小球肾炎怎样治疗
肾炎患者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如休息与饮食调整、治疗感染灶、对症治疗如利尿消肿和降压以及透析治疗,一般治疗中急性期需卧床休息,饮食要根据水肿、血压、肾功能情况调整;治疗感染灶用抗生素清除链球菌;对症治疗针对水肿、高血压分别用利尿剂和降压药;透析用于急性肾衰出现高钾血症、严重水钠潴留致心衰、严重代谢性酸中毒时,儿童透析需综合考量选择合适方式。
一、一般治疗
1.休息:急性期需卧床休息,通常2-3周,待肉眼血尿消失、血压恢复正常、水肿减退后可逐步增加活动量。儿童患者在休息方面需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因为过度劳累可能影响身体恢复,导致病情迁延不愈。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家长要协助安排规律的作息时间,营造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
2.饮食:
水分:有水肿及高血压的患者应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钠盐摄入量宜控制在2-3g。若存在少尿情况,还需限制液体入量,液体入量一般为前一日尿量加上不显性失水量(约500ml/m2)。对于儿童患者,要根据其年龄、体重等准确计算液体入量,避免过多液体摄入加重水肿。
蛋白质:肾功能正常但有水肿及高血压的患者,蛋白质摄入量宜控制在0.8g/(kg·d)左右;出现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则需限制蛋白质摄入,以优质蛋白为主,如鸡蛋、牛奶、瘦肉等。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蛋白质摄入需兼顾生长需求和病情,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安排。
二、治疗感染灶
1.抗生素应用:对于仍有咽部、皮肤感染灶的患者,需应用抗生素治疗,一般选用青霉素类等抗生素,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生素的使用是为了清除病灶内的链球菌,防止感染灶再次引发免疫反应,加重肾小球炎症。儿童患者使用抗生素时要注意药物的安全性和适用性,密切观察是否有过敏等不良反应。
三、对症治疗
1.利尿消肿:经限制钠盐摄入后水肿仍明显的患者,可选用利尿剂,如氢氯噻嗪等。利尿剂通过促进尿液排出,减轻水肿症状。儿童使用利尿剂时要注意剂量计算,根据体重等因素精准给药,同时密切监测电解质变化,防止出现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
2.降压治疗:经休息、限盐和利尿后血压仍高的患者,需应用降压药物,如硝苯地平。降压治疗的目的是控制血压,减少高血压对肾脏等靶器官的损害。儿童患者使用降压药物时要特别注意药物对生长发育的影响,选择合适的药物剂型和剂量,并密切监测血压变化。
四、透析治疗
1.透析指征:少数患者可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若出现高钾血症(血钾>6.5mmol/L)、严重水钠潴留致心力衰竭、严重代谢性酸中毒(pH<7.15)等情况时需进行透析治疗,包括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儿童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时,透析治疗的选择需综合考虑儿童的身体状况、病情严重程度等多方面因素,腹膜透析相对更适合儿童,因为其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更有利于儿童的营养物质摄入和生长发育,但也需严格遵循透析操作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