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性惊厥有什么症状
热性惊厥主要发生在6个月至5岁儿童,6个月-3岁更常见,发作时多为全身性发作,形式多样,常于体温骤升时发生,不同年龄阶段表现有差异,婴幼儿期发作形式相对不典型,学龄前儿童全身性抽搐等更明显,发作后多数患儿精神状态可逐渐恢复,短时间内神经系统检查大多无明显异常,反复或持续时间长的需进一步评估,需密切观察相关情况及不同年龄差异表现。
一、发作时的典型表现
1.惊厥表现
全身性发作:大多数热性惊厥为全身性发作,表现为突然发生的意识丧失,双眼上翻、凝视或斜视,牙关紧闭,面部、四肢肌肉呈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持续时间一般为数秒至数分钟,少数可持续15分钟以上。例如,患儿可能出现四肢伸直、抖动,身体僵硬等情况。这种全身性的肌肉抽搐是热性惊厥较为典型的外观表现,主要是由于体温升高引起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的全身性神经功能紊乱。
发作形式多样:可以是强直-阵挛性发作,先出现肌肉强直性收缩,随后转为阵挛性收缩;也可以单纯表现为阵挛性发作,主要是肌肉的阵挛性抽动。
2.伴随的体温变化:热性惊厥通常是在体温骤然升高的时候发生,多发生于上呼吸道感染初期体温快速上升阶段,体温一般在38.5℃-40℃左右,但也有部分患儿体温可能相对较低时就发生惊厥。比如,有的患儿可能在体温刚达到38℃左右时就出现惊厥发作。
二、不同年龄阶段的差异表现
1.婴幼儿期:6个月-1岁的婴幼儿热性惊厥可能发作形式相对不典型,惊厥发作时可能肢体抽动幅度较小,常表现为单侧肢体的轻微抽搐,或者面部肌肉的抽动,同时可能伴有双眼凝视一侧等表现。这是因为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大脑对异常放电的整合和传导相对有限。
2.学龄前儿童:3-5岁的儿童热性惊厥多表现为全身性较为明显的抽搐,发作时意识丧失更明显,抽搐的幅度相对较大,恢复意识后一般精神状态在短时间内可逐渐恢复,但可能会有短暂的嗜睡等情况。这与该年龄段儿童神经系统逐渐发育完善,但在体温急剧变化时仍易引发神经元异常放电有关。
三、发作后的表现
1.精神状态:惊厥停止后,大多数患儿精神状态可逐渐恢复,可能会有短暂的乏力、嗜睡等情况,但一般在数小时内可缓解。例如,患儿可能在惊厥停止后1-2小时内表现出比较疲倦,想睡觉,但之后能正常玩耍、进食等。
2.神经系统检查:在发作后的短时间内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大多数患儿神经系统体征无明显异常,但如果惊厥持续时间较长,可能会出现一过性的神经系统体征改变,如轻度的肌张力改变等,但一般在惊厥缓解后可恢复正常。不过,如果反复发生热性惊厥且惊厥持续时间较长,需要进一步评估神经系统是否有潜在问题。
对于热性惊厥的患儿,特别是有反复惊厥发作史的儿童,需要密切观察其发作时的表现、持续时间以及发作后的精神状态等情况。同时,不同年龄阶段的患儿由于神经系统发育程度不同,症状表现会有一定差异,在临床诊断和处理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