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源性胰腺炎的相关诱因包括胆石症、胆道感染、胆道蛔虫等因素,胆石症是最主要原因,中老年、女性等是胆石症易感人群,长期高脂饮食等生活方式增加胆石症风险,胆道感染可致胆管排空影响等,蛔虫进入胆道可致梗阻感染等,儿童等是胆道蛔虫高危人群。
一、胆石症相关因素
胆石症是引发胆源性胰腺炎的最主要原因。当胆囊或胆管内的结石移动时,可能会堵塞胆管与胰管的共同开口,即Vater壶腹。正常情况下,胰腺分泌的胰液通过胰管流入十二指肠参与消化过程,而胆汁经胆管也流入十二指肠。一旦结石堵塞了共同开口,胆汁就可能反流进入胰管,激活胰液内的胰酶,导致胰腺自身消化,从而引发胰腺炎。例如,有研究统计显示,约70%-80%的胆源性胰腺炎是由胆石症引起的,不同地区因人群胆石症发病率差异可能略有不同,但总体胆石症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从年龄因素来看,中老年人群相对更易患胆石症,因为随着年龄增长,胆囊收缩功能下降、胆汁成分改变等因素增加了胆石形成的风险,进而使得中老年患胆源性胰腺炎的几率相对较高;女性由于激素水平等因素,在妊娠、绝经等特殊时期胆石症发生率较高,也是胆源性胰腺炎的易感人群之一。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高脂饮食、肥胖等会促进胆汁中胆固醇等成分的异常,增加胆石形成概率,从而增加患胆源性胰腺炎风险;有胆道感染病史的人群,胆道炎症会导致胆管黏膜充血、水肿等,易形成结石或使原有结石活动,进而诱发胰腺炎。
二、胆道感染因素
胆道感染也是胆源性胰腺炎的重要诱因。细菌感染可导致胆道黏膜炎症、水肿,影响胆管的正常排空,使得胆汁引流不畅,容易引发结石形成或促使结石移动。例如,胆道蛔虫症合并感染时,蛔虫残骸及虫卵可作为核心形成结石,同时感染的细菌会加重胆道及胰腺周围的炎症反应。在年龄方面,儿童胆道感染相对较少,但一旦发生胆道感染,由于其胆道系统解剖结构特点等因素,更易导致胆道梗阻引发胰腺炎;对于老年人群,其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胆道感染后炎症蔓延扩散的风险更高,更易诱发胆源性胰腺炎。性别上,女性在一些妇科疾病等因素影响下,胆道感染几率可能与男性有差异,但总体胆道感染本身对胆源性胰腺炎的诱发机制主要与炎症导致的胆道梗阻相关。生活方式中,不注意饮食卫生等容易引发胆道蛔虫等感染,从而增加胆源性胰腺炎风险;有胆道手术史等病史的人群,胆道结构改变后更易发生胆道感染,进而诱发胰腺炎。
三、胆道蛔虫因素
蛔虫进入胆道后,可导致胆道梗阻,同时蛔虫携带的细菌会引起胆道感染,进而引发胆源性胰腺炎。蛔虫喜欢钻孔,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或肠道环境改变时,蛔虫可向上窜入胆道。对于儿童来说,卫生习惯相对较差,肠道蛔虫感染几率相对较高,是胆道蛔虫导致胆源性胰腺炎的高危人群;在生活方式上,卫生条件差、饮食不洁等容易增加蛔虫感染机会,从而增加患胆源性胰腺炎风险;从病史角度,既往有肠道蛔虫病史的人群,再次发生蛔虫窜入胆道引发胰腺炎的可能性相对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