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
肾小球肾炎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休息、饮食)、治疗感染灶(应用抗生素)、对症治疗(利尿消肿、控制高血压)、病情严重时的免疫治疗(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以及少数情况的肾脏替代治疗(透析治疗),各治疗针对不同情况,儿童患者在各治疗环节需特别注意相关事项以保障治疗安全有效。
一、一般治疗
1.休息:急性期需卧床休息,通常2-3周,待肉眼血尿消失、水肿减退及血压恢复正常后可逐步增加活动量。儿童患者需严格遵循休息要求,避免过度劳累加重病情,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需要家长协助限制其活动范围,确保充分休息。对于有水肿的患者,休息有助于减少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利于病情恢复。
2.饮食:应给予低盐饮食,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2-3g。有明显水肿和高血压的患者,还需限制液体入量。儿童患者饮食需兼顾营养与限制要求,保证足够热量摄入以满足生长发育需求,同时要注意控制盐和液体的摄入,避免加重水肿和高血压。对于存在氮质血症的患者,应限制蛋白质摄入,以优质动物蛋白为主,如鸡蛋、牛奶、鱼肉等,成人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可控制在0.5g/kg左右,儿童则根据年龄、体重等调整蛋白质摄入种类和量,保证营养均衡同时减轻肾脏负担。
二、治疗感染灶
1.应用抗生素:若有前驱感染,如链球菌感染等,需应用抗生素清除感染灶。一般选用青霉素类抗生素,如患者对青霉素过敏,可选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等。儿童患者使用抗生素需特别注意药物过敏情况,严格按照儿童体重等计算合适的药物剂量,确保安全有效清除感染灶,防止感染反复引发肾小球肾炎加重或复发。
三、对症治疗
1.利尿消肿:经休息和限盐后水肿仍明显者,可使用利尿剂,如氢氯噻嗪等。儿童患者使用利尿剂要密切观察尿量、电解质变化等,因为儿童肾脏对药物代谢等情况与成人有差异,需谨慎用药以避免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通过利尿可减轻水肿,改善患者症状。
2.控制高血压:血压明显升高者,需使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常用降压药物有钙离子拮抗剂如硝苯地平类等。儿童患者血压控制需更谨慎,要根据儿童年龄、体重等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监测血压变化,将血压控制在合适范围,防止高血压引起脑血管意外等严重并发症,保证肾脏灌注等情况稳定。
四、免疫治疗(病情严重时)
1.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对于病情较重,如急进性肾小球肾炎表现,可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如为急性肾小球肾炎伴大量蛋白尿等严重情况,可短时间使用甲泼尼龙冲击等治疗,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儿童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要特别注意其生长发育影响等,严格遵循用药指征,避免不必要的免疫抑制剂使用,只有在明确适应证时才考虑使用,如存在急进性肾炎病理改变等情况。
五、肾脏替代治疗(少数情况)
1.透析治疗:当出现急性肾衰竭等严重情况时,可进行透析治疗,包括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儿童急性肾衰竭透析需根据儿童体重、年龄等选择合适的透析方式和参数,维持内环境稳定,等待肾脏功能恢复或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