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大量蛋白尿的原因
肾病综合征大量蛋白尿主要因肾小球滤过膜的屏障功能受损,包括电荷屏障破坏、机械屏障损伤,还与肾小球内高压及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有关,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病因有差异,长期高蛋白饮食非根本原因,有基础病史患者常因基础疾病致滤过膜损伤,需治基础病控蛋白尿。
肾小球滤过膜电荷屏障破坏:肾小球滤过膜由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基底膜和肾小囊脏层上皮细胞构成,其中基底膜上的负电荷糖蛋白是构成电荷屏障的重要成分。在肾病综合征时,由于各种致病因素(如免疫损伤等),电荷屏障遭到破坏,原本不能通过滤过膜的带负电荷的血浆蛋白(如白蛋白等)大量通过滤过膜进入原尿,导致蛋白尿产生。例如,相关研究表明,在一些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中,存在肾小球滤过膜上阴离子位点减少的情况,使得白蛋白等蛋白的滤过增加。
肾小球滤过膜机械屏障损伤:肾小球滤过膜的机械屏障主要由基底膜的孔径等结构决定。当肾小球受到损伤时,基底膜的孔径变大,通透性增加,原本不能通过的较大分子的蛋白质也能通过滤过膜进入原尿。比如,在一些因感染、中毒等因素导致肾小球损伤的肾病综合征患者中,基底膜的超微结构发生改变,孔径增大,从而使得大量蛋白质漏出。
肾小球内高压等因素:肾病综合征患者往往存在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导致肾血流量减少,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引起肾小球内高压。这种高压状态会进一步加重肾小球滤过膜的损伤,促使更多的蛋白质从滤过膜漏出。例如,研究发现,肾病综合征患者出现肾小球内高压时,会影响肾小球滤过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使得蛋白尿的产生加剧。
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尽管肾小球滤过膜损伤是大量蛋白尿的主要原因,但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也在蛋白尿的形成中起到一定作用。在肾病综合征时,原尿中大量的蛋白质流经肾小管,虽然肾小管有重吸收蛋白质的功能,但当滤过的蛋白质超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时,就会导致蛋白尿。不过,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通常是在肾小球滤过膜损伤基础上的进一步加重因素,其本身并不是大量蛋白尿的起始原因。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肾病综合征大量蛋白尿的原因可能在具体病因上有一定差异。例如,儿童肾病综合征中,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占比较高,其中微小病变型肾病较为常见,其发病机制可能与机体的免疫调节异常有关,儿童的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更容易出现免疫相关的肾小球滤过膜损伤;而中老年患者出现肾病综合征时,需更多考虑继发性因素,如糖尿病肾病、多发性骨髓瘤相关性肾病等导致的肾小球滤过膜损伤。女性患者在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肾病综合征中发病率可能有一定特点,但总体上大量蛋白尿的基本病理生理机制是相似的。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高蛋白饮食等可能会加重肾脏负担,但不是导致大量蛋白尿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还是肾小球滤过膜的病变。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本身患有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的患者,其肾病综合征大量蛋白尿的发生往往与基础疾病对肾小球滤过膜的损伤有关,需要同时治疗基础疾病来控制蛋白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