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虚热有全身症状和其他伴随症状,全身症状包括低热(37.3℃-38℃,午后或夜间明显,儿童因脏腑娇嫩等、老年人因脏腑功能衰退易出现)、五心烦热(阴虚内热、虚火内扰所致,长期熬夜等人群、女性月经前后或更年期易出现)、潮热(按时发热或加重,如阴虚潮热,午后或夜间发作,热势低,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易出现);其他伴随症状有盗汗(入睡汗出醒后止,儿童体质弱、老年人患慢性疾病等易出现)、精神状态改变(精神萎靡、烦躁不安,生活方式不健康人群、女性孕期或产后易出现)、口干咽燥(阴虚津液不足,老年人、长期处于干燥环境等人群易出现)、舌红少苔(阴虚内热典型舌象,慢性肝肾疾病患者易出现)。
一、全身症状
1.低热:虚热常见表现为体温轻度升高,一般在37.3℃-38℃之间,且多在午后或夜间明显,这与机体阴阳失调,阴虚生内热有关。从年龄角度看,儿童若出现虚热,可能是由于儿童脏腑娇嫩,阴阳未充,容易因饮食不节等因素导致阴阳失衡而出现低热;对于老年人,脏腑功能衰退,阴虚体质者更易出现虚热导致的低热情况。
2.五心烦热:即两手心、两足心发热,并自觉心胸烦热。这是因为阴虚则内热,虚火内扰,导致手足心及心胸部位有发热之感。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的人群,容易耗伤阴液,从而引发五心烦热的虚热症状;女性在月经前后或更年期,由于体内激素变化,也可能出现五心烦热的情况,这与女性特殊的生理周期及激素水平波动影响阴阳平衡有关。
3.潮热:按时发热或按时热势加重,如潮汐之有定时。常见于阴虚潮热,多在午后或夜间发作,特点是热势较低,仅见于肌肤,患者自觉阵阵发热。从病史角度,有慢性消耗性疾病病史的人群,如肺结核患者,由于长期患病耗伤阴液,容易出现阴虚潮热的虚热症状。
二、其他伴随症状
1.盗汗:入睡后汗出,醒后汗止。是因阴虚内热,睡时卫阳入里,肌表不固,虚热蒸津外泄而汗出,醒后卫阳出表,肌表固密,汗出自止。对于儿童来说,若体质虚弱,营卫失调,也可能出现盗汗的虚热表现;老年人若患有一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等,在病情控制不佳时,也可能出现盗汗的虚热症状,这与机体整体的阴阳气血失调相关。
2.精神状态改变:患者可能出现精神萎靡、烦躁不安等情况。由于虚热耗伤阴液,影响心神,导致心神不宁。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长期处于高压状态的人群,更容易出现精神方面的异常表现;女性在孕期或产后,若出现虚热,也可能因虚热扰心而出现精神状态的改变,这与女性特殊时期的身体生理变化有关。
3.口干咽燥:因阴虚津液不足,不能上承于口咽,故出现口干咽燥的症状。在年龄方面,老年人由于津液本就相对不足,若出现虚热,更容易出现口干咽燥;在生活方式上,长期处于干燥环境、饮水量过少的人群,也容易加重口干咽燥的虚热表现。
4.舌红少苔:中医舌象表现为舌质红,舌苔少或无苔。这是阴虚内热的典型舌象表现,反映体内阴液亏虚,虚火上炎。从病史角度,有慢性肝肾疾病病史的人群,由于肝肾阴虚,容易出现舌红少苔的虚热舌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