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小球肾炎如何饮食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饮食需遵循多方面原则,蛋白质摄入依肾功能调整,优质蛋白占比高;盐分摄入控制在每日3克以下,避免腌制食品;水分摄入据尿量调整;肾功能不全时限制钾摄入,避免高钾食物;要保证足够热量摄入,由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提供。
对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蛋白质的摄入需根据肾功能情况调整。当肾小球滤过率轻度下降时,可适当限制蛋白质摄入,一般每日每公斤体重0.8-1.0克左右。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蛋类、奶类应占较高比例,因为优质蛋白质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且代谢产生的含氮废物相对较少,能减轻肾脏负担。例如,肾功能正常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可正常摄入优质蛋白质,但如果肾功能已经明显受损,如肾小球滤过率低于60ml/min/1.73m2时,蛋白质摄入需进一步限制,每日每公斤体重0.6-0.8克左右,且优质蛋白质比例要更高。这是因为肾功能受损时,肾脏排泄含氮废物的能力下降,过多蛋白质摄入会导致血中尿素氮等升高,加重肾脏负担,加速肾功能恶化。
盐分摄入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常伴有水肿和高血压,因此要限制盐分摄入。一般每日盐的摄入量应控制在3克以下。避免食用腌制食品,如咸菜、腌肉等,这些食物含钠量很高。因为摄入过多盐分可导致水钠潴留,加重水肿,升高血压,而水肿和高血压又会进一步影响肾脏的血液灌注和肾功能。例如,对于合并明显水肿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严格限制盐分摄入有助于减少体内水分潴留,减轻水肿症状,对控制血压也有积极作用。
水分摄入
水分摄入要根据尿量情况调整。若患者尿量正常,没有明显水肿,水分摄入可基本与常人相似,但也不宜过量饮水;若患者存在少尿(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或无尿情况,需严格限制水分摄入,一般每日入液量为前一日尿量加上500ml左右,因为过多水分摄入会加重水肿,甚至可能引起水中毒等严重并发症。例如,老年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由于肾功能可能进一步减退,对水分的调节能力更差,所以更要严格遵循根据尿量调整水分摄入的原则,避免因水分摄入不当加重病情。
钾的摄入
当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功能正常时,钾的摄入一般无特殊严格限制,但如果出现肾功能不全,尤其是肾小球滤过率低于30ml/min/1.73m2时,需限制钾的摄入。因为此时肾脏排钾能力下降,容易出现高钾血症,高钾血症可引起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应避免食用含钾高的食物,如香蕉、橘子、土豆、海带等。例如,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要密切监测血钾水平,严格控制钾的摄入,以维持血钾在正常范围内,保障心脏等重要器官的正常功能。
热量摄入
要保证足够的热量摄入,以维持机体正常代谢。热量可通过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来提供,每日每公斤体重应保证30-35千卡的热量。碳水化合物可选择大米、面粉等,脂肪可选择植物油等。足够的热量摄入可以避免机体分解蛋白质供能,从而减轻肾脏负担。例如,儿童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保证足够的热量摄入来支持身体的生长和疾病的康复,应选择富含热量且对肾脏负担小的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