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小球肾炎主要临床表现多样,包括蛋白尿,可致尿液泡沫多,影响不同年龄患者;血尿有镜下和肉眼之分,受运动等影响,女性需注意区分;部分患者有水肿,表现多样,严重时影响呼吸等;常伴高血压,会加重肾损伤;病情进展致肾功能损害,表现为滤过率降低、代谢废物升高,还会引发贫血等全身症状。
蛋白尿:是慢性肾小球肾炎常见且重要的表现之一。肾小球滤过膜受损,导致蛋白质从尿液中漏出。尿蛋白定量可不同程度增高,轻者可能只是尿常规检查中尿蛋白呈弱阳性或少量阳性,重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可超过3.5g。蛋白尿的存在会使尿液表面张力增加,从而出现较多泡沫,且泡沫较长时间不易消散。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蛋白尿的影响有所不同,儿童患者长期大量蛋白尿可能影响生长发育,因为蛋白质是身体生长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长期丢失会导致营养不足;成年患者若蛋白尿持续存在,会加重肾脏损伤的进展,加速肾功能恶化。
血尿:包括镜下血尿和肉眼血尿。镜下血尿需通过显微镜检查发现尿液中有红细胞,肉眼血尿则可观察到尿液呈洗肉水样、浓茶色或鲜红色等。血尿的产生是由于肾小球基底膜断裂,红细胞通过受损的滤过膜进入尿液。血尿可能会受到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如剧烈运动后可能导致血尿暂时加重,因为运动可能会使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加重肾小球的损伤。对于女性患者,在月经期间可能会干扰血尿的观察和判断,需要注意区分是月经血混入还是真正的肾小球源性血尿。
水肿:部分患者会出现水肿症状。水肿可表现为晨起眼睑、颜面水肿,逐渐发展为下肢甚至全身水肿。水肿的发生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水钠潴留有关。不同年龄的患者水肿表现有所差异,儿童患者水肿可能更易被家长发现,因为儿童活动相对较少,水肿部位较易观察;老年患者由于可能同时存在心功能、肾功能等多方面的问题,水肿可能会更隐匿,且需要警惕是否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导致的水肿加重。水肿严重时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呼吸、活动等,例如重度水肿可能导致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引起呼吸困难等症状。
高血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常伴有高血压。血压升高的机制与水钠潴留、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等有关。高血压会进一步加重肾脏的损伤,形成恶性循环。对于不同年龄段的患者,高血压的管理要求有所不同,儿童患者血压控制需要更严格,因为高血压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肾脏功能长期预后;老年患者在控制血压时要注意避免血压下降过快过低,因为老年人血管弹性差,血压骤降可能导致心脑血管灌注不足等并发症。
肾功能损害:随着病情进展,患者的肾功能会逐渐下降,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血肌酐、尿素氮等代谢废物升高。不同年龄的患者肾功能损害的进展速度可能不同,儿童患者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肾功能损害可能会对其未来的肾脏功能和整体健康产生更深远的影响;老年患者本身肾功能有一定的生理性减退,合并慢性肾小球肾炎后肾功能恶化可能更快,且更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如电解质紊乱等。肾功能损害还可能影响患者的全身状况,导致贫血、乏力等症状,因为肾功能受损会影响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分泌,从而引起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