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与管理包括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如针对不同病理类型用糖皮质激素等治疗;应用免疫抑制剂,像环磷酰胺、他克莫司等;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来减少尿蛋白和延缓肾功能恶化;进行生活方式调整,包括饮食上限制蛋白质摄入、保证热量,休息与运动要适度;还要定期监测与随访,特殊人群如妊娠期患者需多学科协作管理。
一、积极控制基础疾病
肾病综合征患者出现尿蛋白主要与肾脏的病理损伤有关,比如微小病变型肾病、膜性肾病等不同病理类型的肾病综合征,其发病机制各异但都需要针对基础疾病进行治疗。以糖皮质激素为例,对于多数肾病综合征患者,尤其是微小病变型肾病,糖皮质激素是常用药物,通过抑制免疫炎症反应,减少肾小球炎症损伤,从而减少尿蛋白排泄,大量临床研究表明规范使用糖皮质激素能有效改善部分患者的尿蛋白情况。
二、应用免疫抑制剂
1.环磷酰胺:对于激素依赖型或激素抵抗型的肾病综合征患者,环磷酰胺可作为辅助用药。它通过抑制细胞免疫,发挥免疫抑制作用,从而减少尿蛋白。多项临床研究显示,联合环磷酰胺治疗能提高尿蛋白缓解率,但需注意其可能存在的副作用,如骨髓抑制、出血性膀胱炎等,在应用过程中要密切监测相关指标。
2.他克莫司:近年来,他克莫司在肾病综合征治疗中也逐渐被应用。其作用机制是抑制T淋巴细胞的活化,进而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对减少尿蛋白有一定效果。临床研究发现,他克莫司对于部分激素耐药或不能耐受激素的患者有较好的尿蛋白减少作用,但用药过程中需监测血药浓度及肝肾功能等。
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这类药物可以通过扩张出球小动脉,降低肾小球内高压,从而减少尿蛋白排泄。同时还具有延缓肾功能恶化的作用。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肾病综合征患者均可使用,但在应用前需评估患者的肾功能、血钾等情况。例如,对于合并高血压的肾病综合征患者,ACEI或ARB不仅能降低血压,还能减少尿蛋白,老年患者使用时要注意监测肾功能变化,避免出现高血钾等不良反应。
四、生活方式调整
1.饮食方面:患者需要限制蛋白质摄入,根据肾功能情况合理安排蛋白质的摄入量,一般建议优质低蛋白饮食,如摄入瘦肉、鱼类、蛋类等优质蛋白质,同时要保证热量的充足供应,避免因蛋白质摄入过少导致营养不良。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保证其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在限制蛋白质摄入的同时,需选择合适的营养补充剂来满足机体需求。
2.休息与运动: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但也不宜长期卧床,可进行适度的运动,如散步等,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运动方式和强度有所不同,儿童患者运动要适度,避免因运动过度影响病情恢复;老年患者运动更要量力而行。
五、定期监测与随访
肾病综合征患者需要定期监测尿蛋白定量、肾功能、血常规、电解质等指标,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对于特殊人群,如妊娠期肾病综合征患者,除了监测上述指标外,还需密切监测胎儿的情况,因为妊娠可能会影响肾病综合征的病情,同时肾病综合征也可能对妊娠产生不良影响,需要多学科协作进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