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小球肾炎怎么治疗
急性肾小球肾炎治疗包括一般治疗(休息、饮食)、治疗感染灶(应用抗生素)、对症治疗(利尿消肿、降压治疗)、中医中药治疗及特殊人群(儿童、老年、妊娠患者)注意事项,一般治疗中急性期卧床休息,饮食低盐等;治疗感染灶用抗生素;对症治疗根据情况用利尿剂、降压药;中医需辨证论治;特殊人群各有其治疗关注要点。
一、一般治疗
1.休息:急性期需卧床休息,通常休息2-3周,待肉眼血尿消失、血压恢复正常、水肿减退后可逐步增加活动量。儿童患者因自身活动度相对较高,需更严格遵循休息要求,避免过早过度活动导致病情反复。对于有基础疾病或年龄较大的患者,也应根据个体恢复情况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
2.饮食:应给予低盐饮食,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2-3g。有明显水肿和高血压的患者,还需限制水的摄入。对于儿童患者,需关注其饮食口味偏好,在保证低盐的前提下尽量使其接受,以维持治疗依从性。同时,要保证足够的热量摄入,以满足身体基本代谢需求。
二、治疗感染灶
1.应用抗生素:若有咽部、皮肤感染等链球菌感染证据,需应用抗生素治疗。一般选用青霉素类抗生素,如患者对青霉素过敏,可选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等。对于儿童患者,使用抗生素时要特别注意药物剂量和可能出现的过敏反应等情况,严格按照儿童用药的安全剂量范围进行选择和使用。
三、对症治疗
1.利尿消肿:经休息、限盐后水肿仍明显者,可使用利尿剂,如氢氯噻嗪等。利尿治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患者电解质情况,尤其是血钾,避免出现电解质紊乱。儿童患者由于肾脏功能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在使用利尿剂时更要谨慎,需根据体重等因素精确计算药物剂量,并密切观察尿量、水肿变化及电解质情况。
2.降压治疗:经休息、限盐、利尿后血压仍高者,应给予降压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钙通道阻滞剂等。对于不同年龄、不同基础状况的患者,选择降压药物时需综合考虑,如儿童患者要选择对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降压药物,并密切监测血压变化,使血压逐步控制在合适范围。
四、中医中药治疗
1.辨证论治:中医可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等进行辨证论治,如湿热内侵证可选用清热解毒、利湿消肿的方剂等。但中医治疗需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要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包括年龄、体质等因素,避免不恰当的中药使用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特别关注生长发育情况,使用药物时严格遵循儿童用药剂量标准,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同时,家长要积极配合治疗,严格按照医嘱安排患儿的休息、饮食等,加强对患儿的护理,如皮肤护理等,防止皮肤感染加重病情。
2.老年患者:老年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治疗时要综合考虑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在使用药物时要更加谨慎,密切监测肝肾功能等指标,因为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可能影响药物代谢。同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营养状况,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以提高机体抵抗力。
3.妊娠患者:妊娠合并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治疗需更加谨慎,要权衡治疗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在选择治疗方案时,优先考虑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治疗措施,密切监测孕妇和胎儿的情况,包括血压、肾功能、胎儿发育等指标,确保母婴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