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的治疗方法
慢性肾炎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如根据不同年龄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调整饮食;控制高血压,选用合适药物并考虑特殊人群;减少尿蛋白,应用相关药物并关注不同年龄差异;延缓肾功能恶化,控制基础疾病、避免肾损伤因素;并发症防治,如防治贫血、电解质紊乱等,需根据不同年龄患者特点进行个性化处理。
一、一般治疗
1.休息与活动:急性期需卧床休息,待病情好转后可适当增加活动量,但要避免过度劳累。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休息和活动的具体安排需根据病情调整,儿童患者可能因体力有限,更需合理规划休息与轻度活动的时间,以促进身体恢复且不加重病情。
2.饮食调整:限制蛋白质摄入,根据肾功能情况调整,一般建议优质低蛋白饮食,同时控制盐的摄入,每日盐摄入量宜控制在3g以下,有水肿的患者更应严格限制。对于合并高血压的患者,还需限制钾的摄入等。不同年龄患者的饮食需求有所差异,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保证低蛋白的同时要确保营养均衡,可能需要特殊的营养补充方案。
二、控制高血压
1.药物选择:常用的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等。这类药物不仅能降低血压,还能减少尿蛋白,保护肾功能。例如ACEI类药物可以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从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同时改善肾小球血流动力学。
2.特殊人群考虑:对于妊娠期慢性肾炎合并高血压的患者,用药需谨慎,要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老年患者使用降压药时要注意监测血压变化,避免血压下降过快过低,因为老年患者可能对血压变化耐受性差。同时要考虑老年患者常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冠心病等,用药需综合评估,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三、减少尿蛋白
1.药物应用:除了上述的ACEI和ARB类药物外,可能根据病情使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等。例如对于病理类型适合的患者,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可以通过抑制免疫炎症反应,减少尿蛋白。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等可协同发挥作用,但使用这类药物时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
2.不同年龄差异:儿童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需更加谨慎,因为免疫抑制剂可能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等,要权衡治疗收益和潜在风险;老年患者使用时也要关注其肝肾功能等情况,根据个体情况调整药物剂量。
四、延缓肾功能恶化
1.控制基础疾病:积极控制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加速肾功能恶化。对于合并糖尿病的慢性肾炎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可通过饮食、运动及合适的降糖药物等综合管理。
2.避免肾损伤因素: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某些抗生素(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等。不同年龄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不同,儿童患者更要严格筛选用药,避免接触肾毒性物质,老年患者也要注意日常用药的肾毒性风险评估。
五、并发症防治
1.贫血防治:慢性肾炎患者常伴有贫血,可补充促红细胞生成素及铁剂等。根据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等调整治疗方案,对于儿童患者,要关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贫血对身体的影响,及时纠正贫血以保障正常的生长发育;老年患者贫血可能加重心脑血管负担,需积极防治。
2.电解质紊乱防治:密切监测血钾、血钙等电解质水平,当出现电解质紊乱时及时纠正。例如高钾血症时可通过限制钾摄入、使用降钾药物等处理,不同年龄患者电解质紊乱的表现和处理方式可能因身体机能差异而有不同,要个性化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