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会带来多种严重危害,包括感染风险显著增加,患者免疫力下降,易发生呼吸道、泌尿道等部位感染且易反复发作;血栓形成风险升高,存在高凝状态,易出现肾静脉、下肢静脉血栓等,血栓脱落还可致严重并发症;易引发急性肾损伤,因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肾小管堵塞等致尿量减少、血肌酐升高等,不及时治疗可转为慢性肾功能不全;会造成营养不良,蛋白质持续丢失致低蛋白血症、贫血等,影响生活质量及儿童生长发育;还会使慢性肾功能不全进展,肾脏结构和功能遭破坏,出现一系列并发症,给患者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有家族肾病病史者患肾病综合征后更应重视及时治疗。
一、感染风险显著增加
肾病综合征患者由于大量蛋白尿导致体内蛋白质丢失,尤其是免疫球蛋白的丢失,使机体免疫力下降。研究表明,肾病综合征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远高于正常人。常见的感染部位包括呼吸道、泌尿道等。例如,呼吸道感染可表现为咳嗽、发热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引发肺炎;泌尿道感染则可能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且感染容易反复发作,难以控制,进而影响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形成恶性循环。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自身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感染风险相对更高,更需密切关注其感染迹象,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治疗感染。
二、血栓形成风险升高
肾病综合征患者体内的凝血因子会发生改变,存在高凝状态。这是因为大量蛋白尿丢失后,肝脏代偿性合成蛋白质增加,其中包括一些凝血相关的因子,同时抗凝血因子相对减少。数据显示,肾病综合征患者发生血栓的几率明显高于非肾病综合征人群。常见的血栓部位有肾静脉血栓,患者可能出现腰痛、血尿等症状;下肢静脉血栓则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等。如果血栓脱落,还可能导致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老年人本身血液处于相对高凝状态,再加上肾病综合征的影响,血栓形成风险进一步增大,需特别警惕下肢静脉血栓等情况的发生。
三、急性肾损伤
肾病综合征患者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肾脏灌注不足,容易引发肾前性急性肾损伤。另外,大量蛋白尿形成管型堵塞肾小管等因素也可能导致急性肾损伤。患者会出现尿量减少、血肌酐升高等表现。如果不及时治疗,急性肾损伤可能转为慢性肾功能不全,严重影响肾脏的正常功能。对于患有基础慢性肾病的患者,肾病综合征的出现会加重肾脏的损伤程度,使肾功能恶化速度加快,需要更加积极地监测和干预以避免急性肾损伤的进一步发展。
四、营养不良
长期的大量蛋白尿导致蛋白质持续丢失,若不及时补充营养,患者会出现营养不良的状况。表现为低蛋白血症、贫血等。低蛋白血症会使患者水肿难以消退,抵抗力进一步下降;贫血则会导致患者出现乏力、头晕等症状,影响生活质量和身体的康复能力。在儿童患者中,营养不良还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导致身高、体重增长缓慢等问题,需要合理调整饮食,保证足够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摄入。
五、慢性肾功能不全进展
肾病综合征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情会逐渐进展,最终可能发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随着病情的推移,肾脏的结构和功能逐渐遭到破坏,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体内代谢废物和毒素难以排出体外,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如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等。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幅下降,需要长期依赖透析等肾脏替代治疗,给患者本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对于有家族肾病病史的人群,患肾病综合征后更应重视及时治疗,防止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