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引起的高血压症状
肾病引起高血压有不同症状表现,儿童患者会影响生长发育,成年患者血压长期不控制会加速心脑肾等脏器损害,饮食上要限盐和合理摄入蛋白,生活习惯要规律作息、适当运动,有肾病病史患者要定期复查、避免用肾损害药物。
一、肾病引起高血压的常见症状表现
(一)血压升高的一般性表现
肾病引起的高血压患者血压可呈现不同程度的升高,收缩压可高于140mmHg,舒张压可高于90mmHg。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症状,这是因为血压升高导致脑血管受到刺激,颅内压轻度升高从而引发头痛,一般多为头部胀痛,以双侧颞部或枕部较为常见。
(二)伴随肾病其他表现的相关症状
1.水肿相关:若肾病导致水钠潴留,患者可能会出现水肿症状,早期可能表现为眼睑、颜面水肿,晨起时较为明显,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双下肢水肿,严重时可伴有全身水肿,甚至出现胸腔积液、腹腔积液等,此时患者可能会感觉胸闷、腹胀等不适,这与水肿导致胸腔、腹腔内液体聚集,影响呼吸和胃肠道功能有关。
2.蛋白尿相关:患者会出现尿液中泡沫增多的现象,因为尿中蛋白质含量增加,使得尿液表面张力改变,从而形成较多不易消散的泡沫。同时,可能伴有乏力等表现,这是由于大量蛋白质从尿液中丢失,机体营养物质流失所致。
二、不同年龄段肾病引起高血压的特点及影响
(一)儿童患者
儿童肾病引起高血压时,除了上述一般症状外,可能会影响生长发育。因为高血压会影响肾脏的血液供应,进而影响肾脏对生长发育相关激素等物质的代谢调节。而且儿童可能不能准确表达头痛等不适,家长需密切观察儿童的精神状态、水肿情况等,若发现儿童出现生长迟缓、面色不佳、水肿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二)成年患者
成年患者患肾病引起高血压后,若血压长期控制不佳,会加速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例如对心脏的影响,会增加患冠心病、心力衰竭的风险,患者可能出现心悸、气短等症状;对脑部的影响,可能引发脑梗死、脑出血等,出现头晕、肢体活动障碍、言语不清等症状;对肾脏自身的影响,会进一步加重肾功能损害,形成恶性循环。
三、与生活方式相关的影响及应对
(一)饮食方面
高盐饮食会加重肾病患者的水钠潴留,从而升高血压,所以肾病引起高血压的患者应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钠盐摄入量应控制在3-5g以下。同时,要注意蛋白质的合理摄入,根据肾功能情况调整优质蛋白质的摄入量,过多摄入蛋白质会加重肾脏负担,过少则会导致营养不良,一般建议优质蛋白质占总蛋白质摄入的50%以上。
(二)生活习惯方面
长期熬夜、过度劳累会影响机体的神经内分泌调节,导致血压波动。患者应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睡眠时间建议成年人7-8小时。另外,缺乏运动也不利于血压的控制,适当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每周可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辅助控制血压,但要注意运动强度应适中,避免过度劳累。
四、病史相关的影响及关注要点
对于有肾病病史的患者,若既往肾病控制不佳,更容易出现高血压并发症。例如有慢性肾小球肾炎病史的患者,随着病情进展,出现高血压的概率较高,且血压往往较难控制。患者应定期复查肾功能、血压等指标,密切关注病情变化,一旦出现血压异常升高或伴随其他不适症状,如血尿加重、尿量明显改变等,要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在用药方面,应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如需用药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对肾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