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功能衰竭分为急性和慢性,慢性分4期。代偿期GFR轻度下降无明显症状;失代偿期GFR下降至25-50ml/min,有夜尿增多等症状,血肌酐等指标轻度升高;衰竭期(前期)GFR降至10-25ml/min,有全身乏力等症状及消化系统症状;尿毒症期GFR小于10ml/min,多系统严重受累,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严重紊乱。
一、肾功能衰竭分期及表现
(一)肾功能衰竭的分期
肾功能衰竭一般分为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慢性肾功能衰竭,其中慢性肾功能衰竭通常分为4期,即肾功能代偿期、肾功能失代偿期、肾功能衰竭期(尿毒症前期)、尿毒症期。
(二)各期具体表现
1.肾功能代偿期
一般情况:此期肾小球滤过率(GFR)轻度下降,约为50-80ml/min,但肾脏的代偿能力较强,患者一般无明显症状。不过,若患者存在一些基础疾病或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高血压、高盐饮食等,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肾脏功能的稳定。例如,长期高血压会使肾小球内压力增高,长期下去可能加速肾功能的进一步减退。
代谢方面:对于年龄较大的人群,由于机体各器官功能逐渐衰退,肾脏的代偿能力相对年轻人更弱,在肾功能代偿期可能更容易出现一些潜在的代谢紊乱迹象,但一般不明显影响日常生活。
2.肾功能失代偿期
症状表现:GFR下降至25-50ml/min,患者开始出现一些轻度的不适症状。如夜尿增多,这是因为肾脏浓缩功能减退,夜间尿液生成相对增多。对于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比如长期大量饮酒,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可能使夜尿增多的症状更早出现且更明显。对于女性,由于生理结构和激素水平的影响,在肾功能失代偿期可能更容易出现电解质紊乱等情况,需要密切关注。
实验室检查: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开始轻度升高,这是由于肾脏排泄代谢废物的能力下降所致。
3.肾功能衰竭期(尿毒症前期)
全身症状:GFR降至10-25ml/min,患者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全身症状。如乏力、疲倦,这是因为体内毒素蓄积影响了机体的正常代谢和能量产生。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比如糖尿病患者,在进入肾功能衰竭期时,由于糖尿病本身对血管和神经的损害,可能会加重乏力等症状,同时还可能出现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活动后气短等,这是因为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影响了红细胞的生成。
消化系统症状:胃肠道症状较为突出,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这是由于毒素刺激胃肠道黏膜,影响了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能因为胃肠功能本身就有所减退,在这个时期消化系统症状会更明显,严重影响患者的营养摄入。
4.尿毒症期
多系统严重受累:GFR小于10ml/min,患者各个系统都会受到严重影响。心血管系统方面,可出现高血压、心力衰竭等,高血压是因为水钠潴留、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等多种因素引起,而心力衰竭则与水钠潴留导致的血容量增加、毒素对心肌的损害等有关。对于有长期高血压病史的患者,进入尿毒症期时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更高。血液系统方面,严重贫血,还可能出现出血倾向,如鼻出血、牙龈出血等,这是因为血小板功能异常等原因导致。呼吸系统方面,可出现尿毒症肺炎等,患者表现为呼吸困难等。神经系统方面,会出现尿毒症脑病,表现为意识障碍、抽搐等。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严重失调,如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高钾血症可导致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是非常危险的情况。对于有肾脏基础疾病的患者,在尿毒症期需要严格监测电解质和酸碱平衡,避免因这些紊乱引发严重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