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枕的推拿手法
落枕常用推拿手法有按揉法、弹拨法、扳法,按揉法可促进颈部肌肉血液循环、缓解痉挛;弹拨法能松解粘连肌肉纤维;扳法可调整颈部关节位置,但扳法需谨慎操作,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有颈椎病病史者落枕推拿各有注意事项,儿童手法要轻柔,老年人手法力度和方式要特别注意,有颈椎病病史者推拿手法要更谨慎。
一、落枕常用推拿手法之按揉法
1.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术者用拇指或多指在颈部疼痛部位及其周围肌肉进行按揉,按揉时力度要适中,以患者能耐受且有酸胀感为宜,一般按揉时间持续5-10分钟,可沿着肌肉纤维走行方向进行按揉,这样能有效缓解肌肉紧张。从风池穴开始,风池穴位于后颈部,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逐渐向下按揉至肩井穴,肩井穴在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中点,肩部最高处。
2.作用及科学依据:按揉法可以促进颈部肌肉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研究表明,按揉能够刺激肌肉的本体感受器,通过神经反射调节肌肉的紧张度,改善局部的代谢环境,对于落枕引起的颈部肌肉疼痛、僵硬有明显的缓解作用,能使肌肉放松,减轻疼痛症状。
二、落枕常用推拿手法之弹拨法
1.操作方法:术者用拇指指端深按在颈部紧张的肌肉条索上,然后做与肌肉纤维垂直方向的弹拨动作,就像弹拨琴弦一样。例如,对于斜方肌的紧张条索,可进行弹拨,弹拨时要由轻到重,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次弹拨3-5次。
2.作用及科学依据:弹拨法能够松解粘连的肌肉纤维,对于肌肉长时间紧张形成的条索状硬结有很好的松解作用。因为落枕后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出现纤维粘连,弹拨法通过机械力量分离粘连的纤维,改善肌肉的正常结构,从而缓解疼痛和恢复肌肉的正常功能,这一手法依据肌肉解剖及生物力学原理,能有效改善肌肉的病理状态。
三、落枕常用推拿手法之扳法
1.操作方法:常用的有颈部旋转扳法,患者坐位,术者站在患者背后,一手扶住患者头部侧面,另一手扶住对侧肩部,然后缓慢旋转患者头部,当旋转到有阻力时,稍用力做一个快速的扳动,使颈部关节产生弹响。但需要注意,扳法操作要谨慎,对于年老体弱、有颈椎病病史等特殊人群要慎用。
2.作用及科学依据:扳法可以调整颈部关节的位置,恢复关节的正常对合关系。颈部关节在落枕时可能会出现微小的错位,扳法通过特定的力学动作调整关节位置,恢复关节的正常解剖关系,从而缓解疼痛和改善颈部的活动功能。不过,非专业人员操作可能会导致损伤,所以建议由专业的推拿医师进行操作。
四、特殊人群落枕推拿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落枕时,由于其颈部肌肉、关节等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推拿手法要更加轻柔。操作时力度要适中,避免使用过于强烈的扳法等手法。因为儿童颈部结构脆弱,不当的推拿可能会对其颈部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可主要采用轻柔的按揉法来缓解肌肉紧张,按揉时用较轻的力量,以儿童能接受且有舒适感为宜。
2.老年人:老年人落枕时,很多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颈椎退变、骨质疏松等情况。推拿时要特别注意手法的力度和操作方式。避免使用暴力扳法等可能导致颈椎损伤的手法。按揉时力度要比青壮年轻,弹拨法要慎用,以防引起颈椎骨折等严重并发症。可以先以轻柔的按揉法为主,观察老年人的耐受情况后再做进一步调整。
3.有颈椎病病史者:这类人群落枕时,推拿前要先评估颈椎的情况。推拿手法要更加谨慎,避免加重颈椎的损伤。按揉时力度不宜过大,弹拨法和扳法要严格禁止使用,防止刺激病变的颈椎组织,导致病情加重。可以采用温和的按揉法缓解局部肌肉紧张,并且在推拿后要注意颈部的保暖和适当休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