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紫癜性肾炎
紫癜性肾炎是过敏性紫癜累及肾脏引起的损害,病因与感染、食物、药物等多种因素有关,儿童与成人病因略有差异;临床表现有肾脏表现(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和肾外表现(皮肤紫癜、关节症状、腹痛);诊断依据病史症状、实验室检查(尿常规、肾功能、免疫学检查)及肾活检;治疗依病情严重程度采取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等;多数患者预后较好,少数迁延不愈,预后与多种因素相关,不同年龄人群需相应配合治疗和关注病情。
一、病因
其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感染(如链球菌等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是常见诱因,另外食物(如鱼、虾、蟹等)、药物(如抗生素等)、花粉、昆虫咬伤等过敏原也可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导致血管炎症,进而累及肾脏。不同年龄人群的病因可能略有差异,儿童相对更易因感染因素发病,而成人可能与食物、药物等过敏原接触相关的情况较多。
二、临床表现
1.肾脏表现
血尿:是常见表现,可为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血尿的出现与肾小球毛细血管受损有关,不同年龄儿童及成人血尿表现可能相似,但儿童可能更易出现肉眼血尿情况。
蛋白尿:程度不一,轻度蛋白尿时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蛋白尿加重可出现水肿等表现。
水肿:可表现为眼睑水肿、下肢水肿等,严重时可出现全身水肿,这与肾脏滤过功能及水钠代谢紊乱有关,不同年龄人群水肿表现因个体差异可能在程度和范围上有一定不同,但机制相似。
高血压:部分患者会出现血压升高,年龄较小的儿童血压升高可能不易被察觉,需要密切监测,而成人可能会有头痛等血压升高相关症状。
2.肾外表现
皮肤紫癜:多见于四肢伸侧及臀部,对称分布,紫癜大小不等、呈紫红色、高出皮肤表面,可融合成片,后期可转变为棕褐色。不同年龄人群皮肤紫癜的分布及表现基本相似,但儿童皮肤相对娇嫩,需注意护理避免损伤。
关节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关节疼痛、肿胀,多见于膝、踝、肘、腕等关节,儿童在出现关节症状时可能会因表述不清而容易被忽视,需仔细观察其活动情况。
腹痛:可表现为阵发性腹部绞痛,多位于脐周或下腹部,可伴有恶心、呕吐,甚至便血,儿童出现腹痛时需警惕紫癜性肾炎累及胃肠道的可能。
三、诊断
1.病史与症状:有过敏性紫癜病史,同时出现肾脏相关表现,如血尿、蛋白尿等。
2.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可见血尿、蛋白尿、管型尿等,通过尿常规可初步了解肾脏受损情况。
肾功能检查:包括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可评估肾脏的滤过功能,不同年龄人群的肾功能正常参考值范围不同,需依据相应年龄标准进行判断。
免疫学检查:如抗链球菌溶血素O、免疫球蛋白、补体等检测,有助于明确是否与感染等免疫因素相关。
3.肾活检:是诊断紫癜性肾炎的重要依据,通过肾活检可以明确肾脏病理类型,对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尤其对于一些不典型病例或病情较重、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肾活检是必要的检查手段。
四、治疗
目前主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采取相应治疗措施,一般包括休息、避免接触过敏原等一般治疗,对于有明显血尿、蛋白尿等情况可能会使用一些药物治疗,如糖皮质激素等,但具体药物使用需遵循专业医生的指导,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
五、预后
多数患者预后较好,尤其是儿童患者,部分可完全恢复,但也有少数患者病情迁延不愈,逐渐发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预后情况与发病年龄、肾脏病理类型、是否及时规范治疗等多种因素有关,年龄较小、病理类型较重、未及时规范治疗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差。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患者家长需密切配合治疗,定期带孩子复诊,关注病情变化;成人患者也需遵循医嘱,积极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以利于病情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