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小球肾炎奥怎么办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常见肾脏疾病,由多种病因致病理类型多样,具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等表现,诊断需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肾脏病理检查,治疗包括一般治疗、控制高血压、减少尿蛋白、延缓肾功能恶化,需长期随访管理,患者、医生及家属共同配合制定个体化方案以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一、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定义与基本情况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病理类型多样的慢性肾小球疾病,其基本临床表现为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病情迁延,缓慢进展,最终可发展为慢性肾衰竭。不同年龄人群均可发病,男性相对多见,与遗传、感染、免疫等多种因素相关,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劳累、吸烟、酗酒等可能增加发病风险或影响病情进展,有相关肾脏病史者患病风险更高。
二、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出现蛋白尿(尿常规检查尿蛋白阳性)、血尿(可表现为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不同程度的水肿(可从眼睑、下肢等部位开始)、高血压等表现,病程多迁延。
2.实验室检查:尿常规持续异常,如蛋白尿、血尿等;肾功能检查可发现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等肾功能受损表现;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可明确蛋白尿程度;血清学检查可能发现自身抗体等异常,协助判断病因等。
3.肾脏病理检查:是明确诊断和判断病情严重程度、指导治疗及评估预后的重要依据,通过肾穿刺活检可明确病理类型,如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等不同病理类型。
三、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
休息与活动:急性期需卧床休息,病情稳定后可适当进行轻度活动,如散步等,但要避免过度劳累,不同年龄患者活动量需根据自身病情调整,儿童患者要保证充足休息同时避免过度限制活动影响生长发育。
饮食调整:限制蛋白质摄入,根据肾功能情况给予优质低蛋白饮食,如鸡蛋、牛奶、瘦肉等优质蛋白;控制钠盐摄入,水肿及高血压患者需限制钠盐摄入,一般每日钠盐摄入<3g;适当控制钾摄入,当出现高钾血症时需严格限制含钾高的食物摄入。
2.控制高血压:高血压是加重慢性肾小球肾炎病情进展的重要因素,可选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等药物控制血压,这类药物不仅能降低血压,还能减少尿蛋白,保护肾功能,但要注意监测血钾及肾功能变化,不同年龄患者用药需考虑其肝肾功能及个体差异等情况。
3.减少尿蛋白:除上述ACEI/ARB类药物外,根据病情可能还会选用其他药物来减少尿蛋白,如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等,但需严格掌握用药适应证及评估药物风险,儿童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需格外谨慎,充分权衡利弊。
4.延缓肾功能恶化:积极控制血压、血糖,纠正脂质代谢紊乱等综合措施来延缓肾功能进展,同时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不同病史患者需特别注意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如某些抗生素等。
四、慢性肾小球肾炎的随访与管理
1.定期随访:需定期复查尿常规、肾功能、血压等指标,一般建议每1-3个月复查一次,根据病情调整随访间隔,儿童患者要密切关注生长发育情况,定期评估肾功能及肾脏形态等。
2.病情监测:监测蛋白尿、血尿变化,血压波动情况,肾功能进展速度等,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生活方式管理:持续强调健康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不同年龄患者及特殊人群需给予个性化生活方式指导,例如老年患者运动要适度,避免摔倒等意外情况。
总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医生及家属的共同配合,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及管理方案,以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