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咽管瘤术后存在多种并发症,包括颅内感染、尿崩症、下丘脑-垂体功能减退、水电解质紊乱、视神经损伤相关并发症、脑脊液漏等。颅内感染多因手术污染等引发,表现为发热等,需用敏感抗生素治疗;尿崩症与手术损伤垂体柄等有关,表现为大量排尿,需调节液体入量或用药物治疗;下丘脑-垂体功能减退因手术影响相关结构,表现为多方面功能减退,需激素替代治疗;水电解质紊乱与多种因素相关,表现为低或高钠血症等,需监测并纠正;视神经损伤与手术区域邻近视神经有关,表现为视力等下降,需用神经营养药物等治疗;脑脊液漏因手术部位结构受损引起,表现为鼻腔清亮液体流出,多保守治疗,儿童患者处理更需谨慎。
一、颅内感染
1.发生情况:颅咽管瘤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多因手术操作污染、脑脊液漏等因素引发。儿童由于自身免疫力相对较低,发生颅内感染的风险可能相对较高。
2.表现:患者可出现发热、头痛、颈项强直等表现,脑脊液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升高等异常。
3.处理:一旦怀疑颅内感染,需进行脑脊液培养等检查以明确病原体,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需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颅内情况。
二、尿崩症
1.发生情况:与手术损伤垂体柄等结构有关,儿童因下丘脑-垂体轴发育尚不完善等因素,术后尿崩症的发生可能更易出现且症状可能相对复杂。
2.表现:主要表现为大量排尿,每日尿量可达数千毫升甚至更多,尿比重降低等。
3.处理:首先通过限制液体入量等非药物方式尝试调节,必要时使用去氨加压素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需密切监测患者水、电解质平衡情况,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儿童患者需尤其注意保证液体及电解质平衡,避免出现脱水等严重情况。
三、下丘脑-垂体功能减退
1.发生情况:手术可能影响下丘脑-垂体轴相关结构,从而导致该功能减退,不同年龄患者发生后对机体的影响有所不同,儿童患者可能影响生长发育等重要生理过程。
2.表现:可出现生长激素缺乏导致生长迟缓、甲状腺功能减退导致代谢减慢、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导致乏力等多方面表现。
3.处理:需根据具体缺乏的激素进行相应替代治疗,如生长激素缺乏者可能需适时给予生长激素替代,甲状腺功能减退者给予甲状腺素替代等,对于儿童患者,要密切关注其生长发育指标,及时调整替代治疗方案以保障其正常生长发育。
四、水电解质紊乱
1.发生情况:与尿崩症、下丘脑功能受损等多种因素相关,儿童患者因机体调节能力相对较弱,更易出现水电解质紊乱。
2.表现:可出现低钠血症或高钠血症等不同情况,低钠血症可表现为恶心、呕吐、精神萎靡等,高钠血症可表现为烦躁、口渴等。
3.处理:需监测血电解质等指标,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补液等处理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儿童患者在纠正过程中需更加精细地调整补液速度及补液成分等,以避免过快纠正导致不良后果。
五、视神经损伤相关并发症
1.发生情况:手术区域邻近视神经,可能因手术操作等导致视神经损伤,不同患者因个体差异及手术情况不同发生概率有所不同。
2.表现:可出现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表现。
3.处理:早期可使用神经营养药物等进行治疗,同时密切观察视力等变化情况,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其视觉发育情况,及时评估视神经损伤对其未来视觉功能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干预及康复措施。
六、脑脊液漏
1.发生情况:多因手术部位脑脊液循环通路相关结构受损等引起,儿童患者颅骨等结构相对更具特殊性,脑脊液漏的发生及处理需更加谨慎。
2.表现:可表现为鼻腔清亮液体流出等。
3.处理:一般采取保守治疗,如卧床休息、保持头高位等,促进漏口自行愈合,若保守治疗无效则可能需再次手术修补,儿童患者在保守治疗过程中需严格限制头部活动等,以利于漏口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