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
慢性肾小球肾炎可出现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相关表现,蛋白尿是肾小球损伤重要指标且大量蛋白尿加重肾损伤;血尿提示肾小球基底膜损伤,可辅助判断病情;水肿与水钠潴留等有关,助评估肾功;部分患者有高血压且会加重肾损害;早期肾功能损害无特异表现,进展后有全身症状,这些表现均对病情评估等有重要意义。
一、蛋白尿
1.表现形式: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尿液中可出现蛋白尿,轻者可能仅表现为尿常规中尿蛋白弱阳性,重者可出现大量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过3.5g等情况。从年龄角度看,儿童患者蛋白尿表现可能因肾脏发育尚未成熟等因素与成人有所不同,但本质都是肾脏滤过功能出现异常导致蛋白质漏出。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本身有其他肾脏相关基础疾病的,蛋白尿情况可能会更复杂,病情更容易迁延不愈。
2.意义:蛋白尿是肾小球损伤的重要指标之一,大量蛋白尿持续存在会加重肾脏的损伤,加速肾小球硬化等进程,影响肾脏的正常功能。
二、血尿
1.表现形式:可表现为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镜下血尿需通过显微镜检查发现尿液中有红细胞;肉眼血尿时尿液呈洗肉水样、浓茶色等。不同年龄阶段患者血尿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患者血尿可能因血尿程度不同而被发现的时机不同,婴幼儿可能因家长观察尿液颜色等发现异常,而年长儿童可能自己描述尿液颜色变化等情况。有特殊生活方式的患者,如剧烈运动后可能会出现一过性血尿,但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血尿多为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有病史的患者,若既往有过肾脏相关疾病,血尿情况可能提示病情复发或加重。
2.意义:血尿的出现提示肾小球基底膜等结构受到损伤,红细胞从肾小球滤过膜漏出进入尿液,是肾小球肾炎的常见临床表现之一,血尿的程度等情况也可辅助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等。
三、水肿
1.表现形式:水肿可出现在眼睑、颜面,晨起时较为明显,随着病情进展可发展为下肢水肿、全身水肿等。年龄较小的儿童患者水肿可能更易被家长发现,因为儿童的皮肤相对较薄,水肿表现可能更明显。生活方式中长期站立等可能会加重下肢水肿情况。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合并心功能不全等情况时,水肿表现可能会更加复杂,需要综合判断。
2.意义:水肿的发生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水钠潴留等因素有关,是肾脏疾病导致水液代谢紊乱的一种表现,通过观察水肿的部位、程度等可以辅助评估肾脏功能以及病情的发展情况。
四、高血压
1.表现形式:部分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会出现高血压,血压可轻度升高,也可显著升高。不同性别患者高血压表现差异可能不明显,但女性在特殊生理时期如孕期等若合并慢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情况可能会有变化。年龄方面,老年患者合并慢性肾小球肾炎出现高血压时,可能更容易出现心脑血管并发症等。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如高盐饮食等会加重高血压情况,而有基础病史如糖尿病等合并慢性肾小球肾炎时,高血压管理难度可能更大。
2.意义:高血压会进一步加重肾脏的损害,形成恶性循环,所以监测血压变化对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病情管理非常重要,高血压也是评估病情和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五、肾功能损害相关表现
1.表现形式:早期可能无明显特异性表现,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乏力、疲倦、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年龄较小的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等情况,因为肾脏功能受损会影响身体的代谢等多种功能,从而影响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长期熬夜等可能会加重这些全身症状的程度。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既往有肾脏疾病反复复发的情况,肾功能损害相关表现可能会更早出现或更严重。
2.意义:肾功能损害的这些表现提示肾脏的排泄、代谢等功能已经受到较明显的影响,通过监测肾功能相关指标(如血肌酐、尿素氮等)以及观察患者的全身症状等,可以评估肾脏功能的恶化程度,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调整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