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怎么保养
慢性肾炎患者需从饮食、生活方式、病情监测及特殊人群等方面保养。饮食上根据肾功能调整蛋白质摄入、控制盐分和水分;生活中保证充足睡眠、适度温和运动、避免感染;定期监测血压和尿液;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女性患者各有不同保养注意事项,以维持身体状况、控制病情发展。
一、饮食保养
1.蛋白质摄入:根据肾功能情况调整蛋白质摄入量。若肾功能正常,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可维持在每公斤体重1克左右,优选优质蛋白,如鸡蛋、牛奶、瘦肉、鱼等;若肾功能不全,需限制蛋白质摄入,一般每日每公斤体重0.6-0.8克,且以优质蛋白为主。科学依据是优质蛋白可减少含氮废物生成,减轻肾脏负担,而过量蛋白质摄入会加重肾脏滤过负担,加速肾功能恶化。例如,慢性肾炎患者若体重60公斤,肾功能正常时每日可摄入约60克优质蛋白,可选择2个鸡蛋、200毫升牛奶、100克左右瘦肉来获取。
2.盐分控制:每日盐摄入量应控制在3克以下。过多盐分摄入会导致水钠潴留,加重水肿和高血压。研究表明,高盐饮食会使肾脏排钠负担增加,进而影响血压和肾脏血流灌注。例如,避免食用咸菜、腌制品等高盐食物,烹饪时可使用少量醋、柠檬汁等调味来减少盐的使用量。
3.水分摄入:根据尿量调整水分摄入。若尿量正常,无需严格限水,但若存在水肿、少尿等情况,需限制水分摄入,一般每日进水量为前一日尿量加上500毫升左右。因为过多水分摄入会加重水肿,影响体内水盐平衡,进一步加重肾脏负担。比如,若前一日尿量为500毫升,当日进水量可控制在1000毫升左右。
二、生活方式保养
1.休息与运动:保证充足睡眠,每日睡眠时间应不少于7-8小时。适度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可选择散步、太极拳等温和运动,每周运动3-5次,每次20-30分钟。充足睡眠利于身体恢复,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但剧烈运动可能会使肾脏血流灌注改变,加重肾脏损伤。例如,晨起后可进行15-20分钟的慢走,晚饭后半小时进行轻度的太极拳练习。
2.避免感染:注意个人卫生,预防呼吸道、泌尿系统等感染。因为感染会诱发肾炎复发或加重病情。如天气变化时及时增减衣物,保持口腔、皮肤清洁,尽量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一旦发生感染,应及时就医治疗,选择对肾脏影响小的抗生素等药物。
三、病情监测保养
1.血压监测:定期监测血压,慢性肾炎患者目标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高血压会加速肾脏硬化,所以要将血压控制在合适范围。可每日晨起和傍晚各测量一次血压,若血压波动较大或升高,需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2.尿液监测:定期检查尿常规,观察尿蛋白、红细胞等指标变化。尿蛋白和红细胞的变化能反映肾脏损伤程度,若尿蛋白增多、红细胞计数升高,提示病情可能加重。一般建议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尿常规。
四、特殊人群保养注意事项
1.儿童慢性肾炎患者: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饮食上要保证营养均衡的同时严格控制蛋白质、盐分等摄入,避免影响生长发育。运动方面要选择适合儿童的轻度运动,如跳绳、慢跑等,但要注意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疲劳。病情监测要更加频繁,因为儿童病情变化可能较快,需密切关注血压、尿液等指标变化。
2.老年慢性肾炎患者:老年患者肾功能多有减退,在饮食蛋白质摄入上更要严格按照肾功能情况控制,同时要注意饮食的易消化性,避免加重胃肠道负担。生活中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运动要更温和,如散步速度不宜过快,时间不宜过长。病情监测时要关注是否有其他老年常见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等)与肾炎相互影响,定期全面检查身体指标。
3.女性慢性肾炎患者:女性患者在生理期要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因为生理期抵抗力相对较低。怀孕期慢性肾炎患者要密切监测肾功能和血压等指标,因为怀孕会加重肾脏负担,可能导致病情恶化,需在医生指导下谨慎怀孕和孕期管理。



